沪股通成交激增 中信狂抛 机构抢多股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沪股通成交激增 中信狂抛 机构抢多股

加入日期:2015-2-6 8:35:11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沪股通成交额激增 银行保险继续受追捧
  沪股通三天净买入109亿元
  5日沪股通资金流入逾38亿 外资加速抄底A股
  中信狂抛7485手多单 多头鸣金声响过1·19
  降准首日沪指巨震百点 机构伺机抛金融抢成长
  A股遇利好重挫 主力或刻意砸盘
  融资客料追捧中小盘股
  黑天鹅频飞构建阶段性防御
  机构探路2015投资风向
  昨日237亿元大单流出市场 近14亿元资金围猎10只个股

  沪股通成交额激增 银行保险继续受追捧
  前天(2月4日)晚上央妈突然降准放水,恒指夜期应声急涨500多点,市场普遍预期第二天A股将高开。但大部分投资者只猜对了开始,却没有猜中结局。尽管沪指昨日如期大幅高开,但全天行情基本呈下行态势,最终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了1.18%和0.46%,恒指也只小幅上涨了0.35%。
  尽管昨天A股表现让人大失所望,但港股通资金却在失望情绪中大举加仓。
  昨日开盘时,沪股通显示为净卖出,到上午9点48分,沪股通才呈现为净买入,使用额度开始逐步上升,截至上午收盘,沪股通使用额度已达20亿元。下午,沪股通再度上演尾盘突袭,14点44分到45分,使用额度从26亿突然上升到33亿,14点49分到50分,使用额度从33亿上升到37亿。昨日全天沪股通额度使用了38.07亿元。
  虽然38.07亿元的使用额度小于2月3号的49.58亿元,但昨日沪股通的活跃度明显更高。昨日沪股通的成交额为72.82亿元,净买入为28.34亿元。本周前三个交易日,沪股通成交额分别为46.45亿元、46.6亿元和31.2亿元。
  个股方面,昨日港资钟爱银行股和保险股,在十大成交活跃股中,有4家银行股和2家保险股,且全部为净买入。其中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分别净买入0.88亿元、2.07亿元、2.31亿元和1.73亿元;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分别净买入3.32亿元和0.42亿元。其他呈现净买入的个股还有上汽集团航天电子,分别净买入2.06亿元和2.5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出现了较大的净卖出,金额为3.87亿元;大秦铁路被净卖出0.29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信证券是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的常客,2月3日其刚刚获得10.4亿元净买入。
  在昨日净买入额较大的股票中,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的A股较H股折价。截至昨日收盘,工商银行A股股价4.4元,H股5.67港元(折合人民币4.57元);中国平安A股股价65.9元,H股83港元 (折合人民币66.95元).(.每.日.经.济.新.闻)

 

  沪股通三天净买入109亿元
  昨日在降准利好刺激下,A股和H股高开后逐步走低,尾盘沪指翻绿但恒生指数保持红盘,由此,恒生AH股溢价指数昨日尾盘跳水,下跌1.58%至121.26点。值得关注的是,昨日外资再度借道沪股通逢低布局。
  交易所数据显示,昨日,沪股通额度剩余91.94亿元,占当日额度的70%;港股通剩余额度为104.02亿元,仅使用了不到1亿元。而在昨日早盘,沪港通资金使用率一直很低,港股通还一度呈现出净卖出状态,可见午后指数走低时沪股通资金进行了逢低布局。
  实际上,沪股通额度使用率近期一直维持相对高位。2月3日和4日,沪股通分别净买入了49.58亿元和21.67亿元,昨日又净买入了38.06亿元,近三个交易日沪股通的表现让人惊讶,也引发了外资借道沪股通抢筹A股的遐想。
  成分股方面,昨日沪股通标的中的广电网路和信雅达实现涨停,宝信软件鹏博士招商证券洛阳玻璃等个股涨幅超过了8%;港股通方面,创维数码大涨7.50%位居涨幅榜首,建滔积层板也上涨5.12%。(.中.国.证.券.报)

 

  5日沪股通资金流入逾38亿 外资加速抄底A股
  昨日央行意外降准,今日早间央行还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注入了300亿资金,在众多利好因素的刺激下,A股今天开盘大涨逾2%,但随后涨幅收窄,尾盘加速下跌,收跌逾1%。从盘面上看,降准消息今日并未提振A股。
  不过,受央行降准消息影响,5日沪股通获外资净买入38.0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长了75%,每日130亿元限额还剩91.97亿元,使用率为29%。截至港股收盘,港股通每日105亿元限额共使用0.98亿元,余额104.02亿元,使用率为1%。
  值得一提的是,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天沪股通买入成交额为50.5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21.08亿元大涨近140%。这也意味着不少外资正在积极进入A股市场。

 

  数据显示,今天沪股通个股中,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大的股主要集中在招商证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金融股身上。其中招商证券主力净流入资金高达7.20亿元,成为沪股通中净流入资金最大的个股。

 

  中信狂抛7485手多单 多头鸣金声响过1·19
  在2月4日果断加多减空后,又在降准消息出来次日砍掉手中一半多单,多单减仓数量甚至超过了1月19日当天,中信期货席位连续几天表现出来的快、准、狠,手法如同小李飞刀,排在众多席位操作榜之首。而诚如《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中信期货席位今年来的神操作,并非单例,在此前的1月19日市场暴跌前后,也同样有过精准操作,堪称期指章鱼帝。
  中信席位多单一口气砍半
  2月4日晚上降准的消息,令各方兴奋了一把,但昨日盘面高开低走,势态偏弱。昨日(2月5日),沪指刚开盘便一口气高开到10日线(3251点)附近,较前一个交易日收盘点位高出77点,势头强劲却好景不长,随后沪指一路走低,最终报收于3136.53点,下挫37.6点,跌幅1.18%。受到市场影响,主力合约IF1502也是全天不振,开盘3499.8点,最高3537点,收盘报3355.2点,较沪深300指数的3366.95点贴水11.75点。
  盘后中金所数据显示,主力合约IF1502较前一个交易日的持仓量有所收敛,2月4日为11.79万手,2月5日则为11.27万手,IF1503、IF1506、IF1509这3个合约的持仓量则分别为6.6万手、3.9万手和1.44万手,前述4个合约合计23.22万手,2月4日的这一数据为23.85万手。
  具体到席位上,主力合约多方排头兵中信期货席位,直接在昨日砍掉了一半多单,由2月4日的1.48万手降至2月5日的7277手,减少7485手。也由此,永安期货席位升为多头榜首,其在昨日加仓1856手多单,方向与中信有明显不同。空头方面,同样处于空头第一的中信期货席位也减了2815手空单,收盘时的持卖单量为1.18万手,海通、国泰君安席位分别以1.17万手和9743手的空单紧随其后。IF1502合约多空前20席位昨日分别减少5931手和4800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昨日中信期货席位单日减仓多单数量创出年内新高,7485手的减仓数甚至还超过了1月19日,当天中信期货席位多方减仓3986手,对比可见昨日中信期货席位出手的果决。
  “章鱼神力”还能继续发威?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期货席位在近期表现出了神奇的 “章鱼神力”。诚如《每日经济新闻》昨日报道,在降准消息发布之前,2月4日,中信期货席位曾出现过大幅加仓多单2177手同时大幅减仓空单2848手的现象,这一精准“神操作”也给了该席位昨日充分的操作空间。
  这并非个例,在1月19日市场暴跌之前,1月16日,IF1502合约中中信期货席位猛烈加仓空单2399手,同时减仓多单152手。1月19日,由于受到严查违规两融消息影响,沪指下挫279.99点,跌幅7.7%。而在1月19日暴跌次日,中信期货席位又果断拿回4417手多单,一举站上IF1502合约中多头老大。对应盘面来看,从1月20日至1月26日的5个交易日,沪指反弹幅度达到7.54%。
  从昨日数据来看,中信期货席位在平仓多单后未在低位补仓,而7277手的多单数量也是其今年以来的偏低数据。那么,今日股指是否会顺势下挫,又或如1月20日一般,下挫后中信期货席位低位补回多单?《每日经济新闻》将持续跟踪。(.每.日.经.济.新.闻 .赵.阳.戈)

 

  降准首日沪指巨震百点 机构伺机抛金融抢成长
  导读
  市场已由增量资金模式切换到存量资金博弈阶段,机构手中都捏着一堆金融股,一开盘就抢着拍出去。一位基金经理透露,央行宣布的降准利好,正好成为机构调整持仓结构的机会。
  降准利好消息兑现,总算可以把手里的金融股拍出去了。2月4日晚间,当央行降准的消息发布后,李晨(化名)就决定5日高开时就要挂单卖出金融股。
  李晨就职于一家资产管理规模排在行业前二十名的基金公司,投资风格偏向自下而上成长股投资。1月初,基于平衡组合风格分享蓝筹股行情的想法,他在组合中加入了比例超过20%的金融地产 .
  彼时,他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加仓的金融地产,会在随后一个多月吞噬组合的收益。
  进入的点位比较高,买了以后就一直在亏钱。李晨坦承,过去一个月,其组合中持有的互联网金融 、传媒等成长股贡献的收益,基本就被金融地产股的调整吃掉了。
  2月5日,沪深两市受到央行降准消息影响,早盘大幅高开2.43%于3251点。午后,沪指在小幅拉升之后迎来快速跳水,振幅达到115点,最终收盘报于3136.53点。
  沪指全天巨震100点背后,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趁势抛出持仓中的金融股。
  市场已由增量资金模式切换到存量资金博弈阶段,机构手中都捏着一堆金融股,一开盘就抢着拍出去。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央行宣布的降准利好,正好成为机构调整持仓结构的机会。
  重回存量博弈
  跟李晨一样,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看到降准消息后,萌生的第一个念头也是减持大金融板块。
  大家之前觉得大票还会起来,2月9日50ETF期权推出对大票会有刺激。但大盘连续几次拉上去都是无功而返,这使很多机构动摇了看多大盘股的理念。前述上海基金经理坦言,2月以来,机构纷纷在调整持仓结构。
  自12月的大手笔买入到争抢着拍出筹码,机构行为的变化在于市场资金的逻辑由增量逻辑转向存量博弈。
  监管层彻查两融、银行伞形信托的杠杆情况,相当于掐住增量资金入市的源头。这代表着市场进入到存量资金的博弈阶段。某保险机构投资经理说,存量博弈的思维是场内机构手中一堆金融地产股,愿意继续买入的机构很少。
  从基金四季报看,大金融是基金加仓幅度最大的板块,很多行业的持仓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杰表示。
  现在最讨厌的问题是大家手里都一堆金融股,都想着反弹就拍出去。上海一位合资基金经理说,当机构持仓占比达到高点,机构之间的博弈成为影响板块走势的重要因素。
  基于市场风格切换至存量博弈,机构的投资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由前期的跟着资金流配置板块转为自下而上选个股 .
  我们把大股票都砍掉了,重新回到寻找成长股的思路。前述保险资管投资经理说,1月下旬以来,他们不再坐在电脑前盯盘,而是四处跑公司调研挖掘业绩超预期的标的。
  华南一位管理着二十多亿资金规模的基金经理在半个月对组合进行了大换仓,将持仓中超过80%的金融基建资源等标的全部卖出,重新买入农业、互联网金融、环保、新能源电池等成长股。
  今年以来一直是阿尔法策略占优,我只是重新回到靠基本面选股。前述华南基金经理坦言。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11月20日降息至1月初,他的策略是不看基本面,不看估值,跟随资金配置估值修复的行业。
  挖掘利润超预期标的
  伴随市场由增量资金推动切换至存量博弈阶段,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逐渐将组合由大盘蓝筹股转向业绩可能超预期的成长股和周期股。其中,成长股集中新兴产业 ,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
  机构资金都在往互联网主题的标的上扑,这些企业代表经济转型的方向,也不能用传统的估值方法来估值,因而,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深圳一位混合型基金经理举例,上海钢连(300226.SZ)涨幅巨大,但机构也无法判断市值多少合适。
  2月5日的盘面显示,全通教育 (300359.SZ)、立思辰 (300010.SZ)、新国都 (300130.SZ)、乐视网 (300104.SZ)等在线教育、移动支付、智能电视等板块的相关个股涨停。
  除新兴产业的成长股外,也有不少机构开始关注前期涨幅不大、机构配置仓位较轻的传统周期品,尤其是一些和油价上涨相关的周期品行业,包括化工、油服、煤炭、有色。
  化工关注度很高,大家都在调研下游的化工行业,看整体的景气恢复程度。上海一位化工行业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李峰 (化名)介绍,自1月中旬开始,各路机构频频调研化工行业,结果发现化工行业的整体景气度尚未出现回升。
  3月是全球经济旺季,油价稳定一段时间,最有利的行业就是化工,产业链的毛利率会得到提升。李峰注意到,当前化工行业的整体消费需求低迷,下游减少采购量,看不到利润端提升的迹象。
  但也有少数化工企业的利润开始大幅回升。
  有些化工子行业的成本随油价下跌超过一半,但成品价格下跌只有20%-30%,企业12月的利润大幅超预期。李峰表示,这类标的主要集中在化纤、涤纶、氨纶等行业,如云天化 (600096.SH)、华峰超纤 (300180.SZ)、普利特 (002324.SZ)等。深圳凯建宏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皓男在1月初即开始调研化工行业,其发现复合肥、钾肥等化工公司开始出现低库存、中间商补库存的现象。随着节后需求回升,预计会出现肥料价格大幅反弹的现象。
  盘面数据显示,普利特(002324.SZ)、金正大 (002470.SZ)、盐湖股份 (000792.SZ)等一批化工股近期走强。
  记者采访了解到,化工是机构关注中游制造业的一个子行业。伴随着原油、铜、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机构近期纷纷在寻找和挖掘成本端大幅下降、产品价格小幅降低的企业。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猛烈下跌,现在就在找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盈利出现明显改善的企业。上海一位保险机构投资经理说,这些标的需要自下而上调研慢慢找,找到标的即买入。(.21.世.纪.经.济.报.道)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