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舆论出现了较为尖锐的分歧观点。看好者认为,创业板代表着中国经济结构、经济改革的未来方向,创业板上市公司是中国产业经济的未来希望。但谨慎者则认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显然不能与美股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相媲美,没有出现创新型的科技突破,只是山寨中转型,不应该给予更高的估值溢价。在此基础上,目前创业板70余倍的市盈率的确高估了,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估值泡沫现象。
就目前来看,谨慎者的市场呼声似乎更响亮一些,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经过2014年四季度大盘蓝筹股行情洗礼之后,对高估值品种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抵触情绪。殊不知,科技创新并不仅仅是指技术上的突破,而且也包括商业业态上的突破,就如同淘宝一样,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技术突破,但是,却在商业业态中对传统商业有了颠覆性的效果,从而催生了2000亿美元市值的阿里巴巴。所以,创业板的创新以及新兴产业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业态、发展前景的力度不宜低估。
也就是说,目前创业板的整体高估现象的确存在,但是,对于创业板不少上市公司来说,50倍市盈率、70倍市盈率,甚至100倍市盈率并不是过分高估。因为它们是新兴产业的代表,比如说腾邦国际的互联网金融+商旅+互联网旅游等产业平台的构建,业绩已经进入到加速释放的态势。2014年的静态市盈率可能在80倍,但2015年动态市盈率可能会降至50倍,2016年动态市盈率可能更低。因为新兴产业业态一旦步入盈利期,未来的成长速度将是惊人的。
因此,创业板指目前固然压力重重,1800点可能会有强大的反压。但是,依靠强大的成长动能,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价仍将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尤其是互联网平台产业股包括腾邦国际、初灵信息、数码视讯等。其中,数码视讯在P2P互联网金融托管平台的构建中,具有较为突出的战略意义,未来的估值溢价预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