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 扩容在即利好银行业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 扩容在即利好银行业

加入日期:2015-4-13 7:35:01

  日前,交银国际在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按起息日计算,去年发行量达到3119 亿,估计2015年的发行量可能达到去年的2 倍以上。4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简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管理流程,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正式实行注册制,一次申请注册,自主分期发行。

  日前,交银国际在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按起息日计算,去年发行量达到3119 亿,估计2015年的发行量可能达到去年的2 倍以上。

  4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简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管理流程,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正式实行注册制,一次申请注册,自主分期发行。

  在此之前,2014年11月,银监会宣布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将由审批制改为业务备案制,不再针对证券化产品发行进行逐笔审批,不再打开产品资产包对基础资产等具体发行方案进行审查。

  这意味着,信贷资产证券将由原来的银监会、央行依次逐笔审批制变为向银监会备案向央行申请注册后即可在注册有效期内自主发行。

  在业内看来,备案制、注册制的相继落地将进一步刺激商业银行发行信托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性,201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将迎来扩容。

  注册制开启

  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打包给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的融资活动。

  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之路颇为漫长。早在2005年,央行和银监会就联合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建行和国开行作为首批银行试点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

  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成为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排头兵。据了解,试点初期就已经基本确立了以信贷资产为融资基础、由信托公司组建信托型SPV、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进行流通的证券化框架。

  此后,工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 、浙商银行等作为第二批机构也参与了试点。之后因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曾暂停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直到2012年5月才再次启动。

  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并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2014年,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出现扩张的趋势。数据显示,自扩大试点至2014年末,金融机构共发行71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共计2942亿元,其中,2014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约为2770亿元,远远超过了历史规模的总和。

  2014年11月,银监会宣布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将由审批制改为业务备案制,不再针对证券化产品发行进行逐笔审批,不再打开产品资产包对基础资产等具体发行方案进行审查。

  随后,证监会也对外宣布资产证券化实行备案制。分属于银监会和证监会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均由审批制迈入了备案制。

  2015年1月,银监会公布了首批获得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27家银行名单,该名单主要包括了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10家股份制银行及北京银行 、河北银行等17家城市商业银行。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不仅限于上述27家银行,政策性银行、四大行以及其他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也会陆续获得业务资格。

  “从发行主体来说,资产证券化扩容和备案制推行后,由于信贷规模有限,股份制银行的发行热情会比较高。”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称。

  而作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另一个审批环节,央行在银监会备案制启动4个月后即抛出了市场期待已久的“注册制”。

  “已经取得监管部门相关业务资格、发行过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且能够按规定披露信息的受托机构和发起机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注册,并在注册有效期内自主分期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申请注册发行的证券化信贷资产应具有较高的同质性。”4月3日央行的公告中明确指出。

  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迎来扩容

  在业内看来,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扩围和备案制、注册制的落地,作为盘活信贷存量的工具,信贷资产证券化必然迎来高速扩张。

  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8426亿元,较年初增加250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5%,较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

  而同期,商业银行的正常贷款余额66.6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64.5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2.10万亿元。

  2015年初,中诚信曾经做过预测称,2015年全年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总规模将在4000亿元至5000亿元左右。

  “考虑到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乘数效应’,以及对信贷风险的‘分化效应’,未来融资贷款规模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为缓解当前面临的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中诚信方面称。

  日前,交银国际在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按起息日计算,去年发行量达到3119 亿,估计2015年的发行量可能达到去年的2 倍以上。

  “假设2015年商业银行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达到6000亿-8000亿元,按照历史上1%-1.5%(扣除信托、承销费等费用后)的收益率区间,对银行业收入的直接贡献在60亿-120亿元,相当于去年银行业盈利的0.4%-0.8%,目前整体贡献仍有限,但随着未来几年发行速度的加快,对盈利的贡献服务也将提升。”交银国际分析师李珊珊称。

  在杨驰看来,今年是全面放开的第一年,监管层和银行都会比较谨慎,预计增长有限,不会超过一万亿元。

  不过,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3个月的信贷资产证券每月的发行额约为140亿元至180亿元,明显低于2014年下半年月均330亿元的水平。

  对此,国泰君安方面认为,进入2015 年以来,发行有所放缓。原因一是发行利率持续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需求吸引力;二是非银同业存款纳入存款统计一定程度上缓解商业银行贷存比压力,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出表的动力有所下降。

  “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需求增长与流动性、估值有效性提升相互反馈,资产证券化有望迎来供需两旺,成为一种主要的债券供给品种,彻底改变目前的信用债供给格局。毕竟目前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近85万亿元,对于债券市场规模来说,很小的边际出表增量都可能将带来较大的冲击。”国泰君安近期的研究报告中分析称。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编辑: 来源:理财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