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做强现代流通业激活经济潜力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中国做强现代流通业激活经济潜力

加入日期:2015-8-20 20:06:17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杨丁淼 刘斐 于佳欣)一年前,安徽农民刘同永还在为卖不出去的瓜蒌而犯愁;今年,他却坚定地增加了种植面积和品种。

  刘同永所在的太平村位于大别山最深处的驼尖脚下,离最近的岳西县城还有近2小时车程的山路。由于交通闭塞,尽管瓜蒌、茶叶、蜂蜜等农产品品质优良,依然销路不畅,农民们一度有了减产的念头。

  然而,电子商务、物流运输把生产的农户跟消费的买家联系了起来。中国山区农村这样的“神经末梢”如今也建立起了村级电商服务站。

  通过网上销售渠道,太平村去年一次性解决了农民1.5万斤瓜蒌子的收购难题,一年来300多位农民的土特产品通过这里飞出了大山。此外,农民还可以在电商服务站网上购买大山之外的商品。“卖难,买贵”的问题迎刃而解。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流通业建设法制化营商环境,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旺消费促发展。

  流通业指从生产到消费的中间环节,通常指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和物流业四大流通分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表示,流通业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重大。流通业的发展既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又是大众创业就业的新平台。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介于消费者与生产部门之间的现代流通业正是拉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稳定国民经济波动的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贸流通发展迅速,对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便利店等新型业态都已出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中国正由“全民制造”向“全民消费”转变,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不仅可以营造消费环境、创新消费模式、还能降低交易成本,最终拉动消费升级。

  “在目前整体经济下滑的背景下,推进物流业现代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蔡进说。

  然而在行业的深度发展之下,掣肘内贸流通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坚决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路障”,禁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公平竞争,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并放开商贸物流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任兴洲说,法治化建设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保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市场“法无禁止皆可为”。要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重点,切实提高政府的行政审批便利化水平,为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时空的概念,对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推广电子商务等新兴流通方式,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鼓励流通企业发展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推动实体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

  此前,国务院5月份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支持物流配送终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设等诸多扶持举措。同月,商务部专门出台《“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流通业发展的目标。

  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看来,物流业在农村和西部地区高速发展,不仅代表了消费升级,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流通”打破了边界,使整个国家成为统一而高效的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今年一季度,中国第三产业首次超过GDP的一半。目前消费者对于服务消费需求比重仍在上升。现代流通业通过强大的服务功能,可以营造和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开发消费。而现代流通业强大的吸纳就业能力则保障了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

  “国务院有关现代流通业发展的设想背后,释放的市场化、法治化和产业升级信号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一脉相承”,蔡进说,“中国创新动力提高、消费需求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盘活社会资源,实现旺消费、促发展、保民生。”

  作者:杨丁淼 刘斐 于佳欣

编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