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受钢铁产能过剩、市场不景气、金融部门抽贷及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海鑫集团于2014年3月19日被迫全面停产。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11月12日正式裁定受理了海鑫集团重整申请。
本报记者 靳颖姝 北京报道
山西最大的民营钢企海鑫重整计划,历时半年多,终于在中秋前由运城中院裁定通过。
据新华网消息,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媒体通报,海鑫钢铁破产重整计划已正式获得通过。
21世纪经济报道9月9日曾报道,海鑫钢铁破产重整已进入最后阶段,运城政府方面要求,“海鑫集团要在9月最后期限内完成重组,而接盘方可能为国内第二大民营钢企建龙集团。”9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接盘海鑫的正是建龙集团。
重整案曲折落地
“重整计划确实已经通过了,中院做出的裁定,海鑫已正式移交给建龙那边接管了,具体的复产计划请与建龙方面联系咨询。”
9月28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运城市闻喜县政府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确认,目前海鑫重整案已经正式获得通过。
位于山西运城市闻喜县的海鑫钢铁曾经辉煌一时,该公司曾是山西省内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曾是国内第二大民营钢企。受钢铁产能过剩、市场不景气、金融部门抽贷及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海鑫集团于2014年3月19日被迫全面停产。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11月12日正式裁定受理了海鑫集团重整申请。
在钢市寒冬,谁能接盘濒临破产的海鑫,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2015年以来,钢铁圈内曾先后传出山西立恒、敬业集团、山西太钢、德龙集团等多家企业有意接盘的消息,但随后均因海鑫债务负担过重而没了下文,海鑫重整案也一度陷入僵局。运城政府不得不在今年4月30日第二次公开发布战略投资人招募公告。
2015年5月28日,海鑫破产重整案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参会的752家债权人申报的债权总额约为233.6亿元,而根据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截至2014年11月12日,海鑫钢铁集团经审计后的总账面资产仅为59.66亿元。
山西省、运城市及闻喜县政府方面均希望救活海鑫。在各方协调推进下,建龙集团被传为最有望接盘海鑫的“救命稻草”。
21世纪经济报道在7月报道中曾提及,“建龙集团已跟海鑫破产管理人方面签署了框架协议。” 中国经营报8月也报道称,“根据初步协议,建龙集团将以控股子公司吉林建龙为主体,认缴对海鑫钢铁集团出资额25亿元,由此海鑫集团成为吉林建龙的全资子公司。”
根据上述协议,建龙集团要为海鑫重整提供偿债资金支持。重整完成后,海鑫钢铁集团将更名为“山西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位海鑫破产管理小组人士在9月初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海鑫重整案进展还算顺利,如果不出意外,运城官方近期将有望公布最终的结果。”而闻喜县相关负责人在内部会议上也明确提出,“海鑫集团要在9月最后期限内完成重组。”
9月25日,运城中院向新华网发布通稿称,山西海鑫钢铁集团破产重整计划正式获得通过。
通稿称,今年9月10日,海鑫集团召开第二次债权人会议。9月22日,在公证部门的现场监督公证下,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海鑫集团重整管理人对债权人表决情况进行了统计。
表决结果中,财产担保债权组、税款债权组、职工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出资人组均表决同意海鑫集团重整计划草案,即各表决组表决人数过半、表决金额超过三分之二同意海鑫集团重整计划草案。
其中,普通债权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共981家,所代表的债权总额为197.07亿元。出席本次债权人会议的普通债权人共916家,经过表决,对重整计划草案投赞成票的普通债权人共793家,占比86.57%;本组所代表的债权金额为138.08亿元,占该组债权总额的70.07%。
按照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海鑫集团重整计划将予付诸实施。
建材生产线有望率先复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城中院的通稿中,并未透露目前接盘海鑫的战略投资人身份及重整计划中的投资金额。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运城市政府、闻喜县政府和运城中院网站上,未能寻找到此次通过的重整计划或相关通告信息。
按照此前媒体报道,建龙将为海鑫重整提供偿债资金支持,以控股子公司吉林建龙为主体,认缴对海鑫钢铁集团出资额25亿元。
数月来,建龙集团官方对海鑫重整案讳莫如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8日及此前多次致电及短信采访建龙集团某高层人士,但其均未回应。28日下午,记者致电吉林建龙钢铁公司,该公司办公室一位负责人称,山西海鑫重整的事宜均由建龙北京总部在跟进,其并不知情。
建龙集团官网资料显示,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建龙集团”)是一家集资源、钢铁、船运、机电等新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经营的产业涵盖多种资源勘探、开采、选矿、冶炼、加工、机电产品制造等完整产业链条。2014年建龙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52.4亿元,利润总额11.66亿元,总资产规模达到807.09亿元。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尽管建龙相比一些国有钢企体量不算很大,但在国内民营钢企中位列第二,2014年全年粗钢产量大约1526万吨,产能仅次于沙钢,资金实力非常雄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内部材料显示,建龙集团已对海鑫的重组及复产做出了时间计划表。
材料显示,按照建龙集团的整体规划,首先将对海鑫钢铁的组织机构、岗位设置、薪酬体系重新设计,梳理供应销售渠道,准备产前物资,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对相关人员配置及培训。此外,将对海鑫的各个生产线的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改造环保设备等。
正式复产将分2个阶段实施。在2015年底前,将率先启动建材产品的生产线复产;待建材产品经营平稳后,将结合市场情况,计划2016年底启动板材生产线的复产。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全球钢铁市场需求放缓,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钢企融资困难、钢价一路走低及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下,建龙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最终能否顺利拿出20多亿资金挽救海鑫,仍然存在悬念。
虽然与25日点火的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分属国企、民企不同领域,但新的“山西建龙钢铁”也是一出生就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寒冬,可谓“生不逢时”。
2015年上半年,中钢协纳入统计的百家大中型钢企营收1.5万亿元,同比下降17.9%;利润总额16.4亿元,但主营业务亏损216.8亿元,增亏167.68亿元;亏损企业43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2.6%;亏损企业亏损额185.5亿元,同比增长98.5%,7月份亏损面已超过50%,进入最困难状态。
“湛江钢铁这个时候投产正赶上市场非常严峻的时刻,尽管有着宝钢行业领先的管理经验和有利的地理条件,但肯定也会受到大环境影响。”徐向春认为。
而属于民营企业的海鑫钢铁,比起湛江钢铁,更多了债务压力、环保设备不足等劣势,即便其年底前复产,也很难在短期内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