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开年第一周,A股四度触发熔断,4个交易日仅仅交易了155分钟。继周二触发二次熔断至提前收盘后,周四A股开盘仅12分钟后,暴跌5.38%,触发熔断,而在恢复交易短短3分钟后,二度引发熔断,又一次提前收市。股市创下历史最快收盘纪录,证监会不得不暂停熔断机制。
市场本来对“春季躁动”充满期待,但A股开年暴跌让投资者乱了阵脚。广发策略团队表示,现在投资者的心态非常浮躁:
第一种浮躁——部分投资者陷入极度悲观,认为“开局不利”意味着全年都没机会了。
实际上,很多投资者对今年二季度以后的市场走势都是比较悲观的,但是认为在一季度还是应该趁“春季躁动”来好好做一把,到了3月以后再减仓。但是开年后的市场大跌使他们担心“春季躁动”已经没了,这样全年接下来的时间就更没机会了,因此陷入极度悲观。
第二种浮躁——部分投资者想要迅速“扳回来”的心理很强。
在“熔断机制”暂停、“减持新规”出台之后,很多人认为造成年初股市大跌的利空已经完全解除了,所以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下周怎么去“抄底”、“抢反弹”,以便能尽快“扳回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上涨的热点。尤其是在煤炭、钢铁这些冷门股近期上涨之后,连那些曾经发誓“永不碰周期股”的基金经理也开始在盘算着是不是短期要做一个切换。
对于投资者的浮躁心理,广发策略团队认为:
首先,“熔断机制”在短期内放大了市场的跌幅,使得向下的“空间”领先了“时间”,短期内市场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确实不高。
在“熔断机制”影响下,市场短期跌幅被明显放大了。站在目前的位置,从时间上来看,之前让我们谨慎的负面因素其实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主要是“调结构”和“保增长”的矛盾没有解决)。因此我们也还没到翻多的时候;但从空间上来看,上周股市向下的跌幅又确实太大,使得“空间领先了时间”,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市场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确实不高。
其次,从政策面的角度来看,在经历了去年两次“股灾”之后,监管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应对“暴跌”的经验,但是应对“阴跌”的手段不足。
通过去年两次“股灾”的洗礼,监管层的反应速度已越来越快,政策手段越来越多,并且基本能够抓住市场的“痛点”——这一次果断暂停“熔断机制”以及迅速出台“减持新规”都说明监管层在应对“暴跌”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如果下周市场仍然“失控式坠落”,那我们相信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救市”政策出台,直到让市场企稳为止;但是一旦市场真的企稳之后,要通过政策手段让市场走出“慢牛”才是真正的“高难度挑战”,尤其是一旦市场在企稳后陷入“阴跌”的话,政策层面将非常缺乏应对工具。
再次,从资金面的角度来看,保本基金、年金、二级债基、万能险等产品是前期A股市场的主要增量资金来源,但是本周的暴跌导致他们辛苦堆积的“安全垫”功亏一篑,接下来要在让他们再次加仓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此前申购最火热的产品是诸如保本基金、二级债基、万能险等偏保本型额产品。这些产品由于有“保本”的限制,因此买入股票的规模完全取决于“安全垫”的厚度。在今年元旦以前,这些产品通过固定收益市场和股票市场辛辛苦苦堆积了少量的“安全垫”,但是元旦之后股票市场的大跌使得很多“安全垫”被瞬间击穿,不少受“保本”契约严格限定的产品甚至不得不直接清仓(这也是造成本周市场跌幅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因此,虽然这些保本型产品的规模都非常大,但是要让他们在“元气大伤”之后马上进场是不可能的,需要再重新堆积足够“安全垫”才会逐步加仓,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等待。
最后,从风险偏好的角度来看,由于“调结构”和“保增长”的矛盾仍未找到好的解决之道,因此风险偏好可能持续处于比较中性偏弱的水平。
新年以后监管层在推进“供给侧改革”方面确实表达出了更大的决心。但如果要进一步向前推进“供给侧改革”,将势必对经济基本面带来极大的冲击。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监管层有足够的魄力去这么做,就像98年“三年国企脱困改革”时期容忍了大量的员工下岗以及80年代“里根新政”时期大幅减税导致经济二次探底那样。但无论是98年中国的“三年国企脱困”还是80年代美国的“里根大减税”,背后都还是有一些积极的政策对冲因素——在98年“国企脱困”改革启动后,同年7月份又启动了地产市场化改革,在99年还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银行坏账,这些措施都有力地对冲了当时员工下岗和信用违约带来的风险;而在80年代美国里根宣布大减税之后两年,美国便开始大幅增发国债,直接使财政赤字翻倍,这样才保障了财政支出的稳定性,走出了“二次探底”的阴霾。
而目前来看,监管层似乎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来对冲“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经济冲击和社会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加大去产能力度,将可能对经济基本面和社会稳定性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在监管层没有找到解决“调结构”和“保增长”矛盾的办法之前,风险偏好还是很难向上提升的。
综上所述,广发策略团队建议,现在满仓的投资者不要再“恐慌性抛售”,轻仓的投资者也不要博“报复性大反弹”,市场更可能在短期内企稳,然后进入“震荡慢熊”阶段。这时候更关键的是要调整好心态,控制仓位,布局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