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之后:原料巨头天齐锂业引争议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暴涨之后:原料巨头天齐锂业引争议

加入日期:2016-1-31 9:06:39

天齐锂业(002466.SZ).

  对此,天齐锂业相关负责人1月27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我们已经关注到杉杉科技的公众号文章,其中内容与事实有较多出入。公司一直专注主业,埋头耕耘,争取以更好的业绩回报股东,并不愿意与任何企业有口水战。如果是商业行为,那就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该谈判就谈判;如果是法律行为,那就按照法律途径走。”

  矛盾激化

  上述公开书显示,杉杉科技行业经营超过14年,对上游原材料供需关系平衡应该最有发言权。自2015年10月起至今,国内锂电上游个别种类原材料进入持续非正常、非理性“疯涨”模式,加剧了市场供需紧张,同时直接增加了合作伙伴产品成本,给本已薄利的客户雪上加霜,下游企业必须联合一心,共同抵制“疯涨”行为。

  而在1月11日,上述公众号还发布文章称,T***已签尚未执行的杉杉科技订单:微粉级碳酸锂142.75吨,电池级碳酸锂656.477吨,合计799.227吨,交货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31日;从2015年11月底停止供货以来,T***对杉杉科技的多次催货函至今不予任何回应。此外,文章还称,“T***来料中发现刀片”等多项“质量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杉杉科技是杉杉股份(600884.SH)的间接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4.46亿元,其号称是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最大的企业。作为锂电正极材料的龙头企业,杉杉科技的一次公开呼吁引来了业内广泛关注。虽然未明确针对天齐锂业,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杉杉科技的矛头已十分明确。因为拥有全球最大锂矿企业泰利森51%权益,天齐锂业掌控了中国约80%的锂精矿供应,这也让其在锂价暴涨中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天齐锂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予以承认。

  该人士对于杉杉科技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则不予认同,“杉杉科技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与事实多有出入。公司重视产品质量,珍惜客户关系,希望能够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前提下与下游进行合作。”

  记者联系杉杉科技采访未果后,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其母公司杉杉股份,公司董秘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上述内容确实说的就是天齐锂业,就本次事宜,公司已关注,并谋求根据杉杉科技与天齐锂业双方签署的合同解决。”

  股价暴涨5倍

  据生意社数据统计显示,目前碳酸锂市场价格已从去年9月的5万元/吨涨到了12万元/吨,2016年四五月的期货价格已经报出15万元/吨,一些现货的价格飙到20万元/吨。

  受到碳酸锂价格疯涨的影响,天齐锂业在201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末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137.46%、135.24%和150.43%。公司在2016年1月22日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15年度实现盈利2.15亿元~2.55亿元,同比增长64.75% ~95.40%。此前三季报中,公司预计2015年净利润为7000万元至10000万元。

  在业绩的刺激之下,天齐锂业的股价也从股灾时最低的35元/股最高飙升到176元/股,5个月内最高涨了5倍,一举成为“四川股王”。

  一位长期关注锂电行业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势必往下游传导,虽然碳酸锂原料成本占整个电池成本的比例只有10%左右,但面对日韩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国电池及其配套厂商多方受压,一些下游产品如电解液价格虽也有小幅上涨,但难以覆盖六氟磷酸锂等上游成本的大幅上涨,企业毛利率不断下滑,将来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关停。”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刘彦龙告诉记者,“碳酸锂暴涨确实对下游企业压力很大,电池级碳酸锂涨价引起氢氧化锂、金属锂等锂化工产品涨价,电池行业的其他原料也都在涨。这一系列的传导,对下游利润微薄的企业而言,可能承受不住。”

  在刘彦龙看来,“碳酸锂涨价属于市场行为,作为行业龙头确实应该主动稳定市场、理性引导。”

  国轩高科(002074.SZ)总裁方建华在此前一次锂电行业会上就曾公开表示,“我想对上游材料企业说的是,无论是做碳酸锂还是六氟磷酸锂,如果没有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这种短期内对利润的追逐在伤害同胞企业的同时,最终不仅会使企业自身品牌形象受损,也会流失原本忠诚的客户。在商言商,逐利是企业发展的本能,但是必须建立在合乎法规,合乎规范的框架范围内。”

  上述天齐锂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价格涨得太高我们也有担忧,不过碳酸锂价格涨得过快、过猛,是一家企业难以左右的市场行为,过去锂电行业不赚钱基本上没有人关注,现在锂电行业开始赚钱了,关注我们的开始多了,但是我们应该尊重市场规律。作为锂电行业的长期参与者,我们不希望产品的价格暴涨暴跌,而是希望上下游都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不希望短期的暴利,而是持续、可发展、健康的行业生态。”

  “垄断争议”

  锂价与股价联动、上游高度集中、议价能力强等诸多现象,难免让几家锂业上市公司成为被怀疑的对象。泰利森占据了全球锂辉石供应量的2/3,而电池级碳酸锂的主要原料目前大部分是通过矿石提锂得来。自从天齐锂业掌控了泰利森51%股权,外界对其“行业霸主”“掌控定价权”的地位已多有探讨。

  生意社分析师赵莉此前就曾指出,“自天齐锂业收购泰利森股权之后就掌握了锂矿的买卖权。其实天齐是有市场定价权的,他们毕竟是一个地位很高的龙头企业。目前碳酸锂等上游产品没有实行对外报价机制,而是协议价格这种情况,大家都会以天齐锂业的价格作为报价参考。”

  对此上述天齐锂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价格是供需平衡决定的。天齐锂业一直与具体的客户进行单独磋商,在价格、量以及其他商务条件等方面会对核心和优质客户进行倾斜。公司没有在公开平台上报价,对同行是否参考天齐的价格来报价不便评论。”

  “目前碳酸锂的价格上涨是因为市场供需不平衡造成的,2015年下半年的需求增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前下游客户在扩产的时候从不需要考虑锂的供应,而原计划在2015年放量的部分项目出现不同程度的滞后,导致短期内出现较大的原料缺口。”上述天齐锂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球锂资源有七成是盐湖的,除了一直稳定供应碳酸锂的SQM、FMC和雅宝(原洛克伍德)以外,仅近两年宣布建成的就有Orocobre年产能17000吨的阿根廷项目、以及雅宝年产能20000吨的智利项目;此外由于全球市场对锂资源的高度关注,2016年计划投产和复产的还包括赣锋锂业参股的Neometal澳大利亚锂辉石项目,和银河资源与General Mining合作的凯特琳锂辉石项目。随着新供应投入市场,短缺的情况会得到缓解。”

  虽然在国内锂精矿供应市场份额颇高,但天齐锂业在碳酸锂这个全球交易的市场上份额不足20%。上述天齐锂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冬季海外锂矿巨头停产、几个新增的碳酸锂项目未能按时达产,导致短时间内并没有实质性的供应增量,这些因素综合导致市场需求集中释放时供给端吃紧,才是价格上涨的因素。”

  事实上,碳酸锂价格暴涨并非没有“水分”,银河证券研报对碳酸锂价格暴涨的可能性分析显示,“碳酸锂是很小的行业,目前全球也不足100亿元的市场规模,资源端不足50亿元,容易被爆炒。”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全球碳酸锂资源供给主要控制在SQM、雅宝(Albemarle)、FMC、泰利森等巨头手中,其中前几大锂业巨头长年垄断着全球超过六成的碳酸锂供应。数据显示,在1998年至2009年间,碳酸锂年平均价格增长至原先的3倍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锂产品需求的增长,另外也是源于碳酸锂巨头对市场的主导。

  而2015年年中,因为几家国际寡头计划的产能“大多未达预期”,国际锂矿巨头FMC自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球范围内提价,其碳酸锂、氯化锂、氢氧化锂等产品提价幅度达15%,这对国内碳酸锂开启涨价点了一把大火。

  上述长期关注碳酸锂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天齐锂业业绩确实提升很快,但实际上碳酸锂涨价获益最大的还是泰利森另一股东美国雅宝。锂矿寡头倾向于缓慢释放产量,保持产品价格的稳定和适度增长。即便是天齐锂业与美国雅宝控制的泰利森,其矿山产能也始终没有完全释放。”

  生意社分析师赵莉认为,2016年由于新增产能释放有限,碳酸锂供给紧张的格局仍将延续,供需将继续处于不平衡局面。

  国轩高科总裁方建华则表示, 2016年上半年材料涨价的趋势可能还将持续,但会进入一个平台期,随着产能的逐渐释放和政府接下来对异常情况的调查干预,下半年这些暴涨的材料价格将会逐渐回落到理性的水平。


编辑: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