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九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增长53.7%“互联网+”行业增长近3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前九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增长53.7%“互联网+”行业增长近3倍

加入日期:2016-10-19 12:36:44

  伴随着制造业转型和消费的升级,中国企业正在掀起一轮增速惊人的海外投资热潮。

  仅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对外投资已达1342.2亿美元,同比增速超过五成,并超出了去年全年的海外投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投资中的并购一项,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项目521个,交易金额674.4亿美元,前九月规模同样超过了2015年全年的并购金额。

  这背后,有着国际产业转移的宏观趋势,也有着资金面宽松,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的国内背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中国国企在海外并购领域的主导地位正在减弱,与此相伴的是,中资海外并购的热点行业也正在发生着显著的转移:由原来产能过剩的能源、矿产、化工等领域转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文化、娱乐、酒店等消费领域。

  前9个月,包含“互联网+”大批行业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对外投资同比增长297.7%,制造业对外投资也增长了168.1%,中国的海外并购正转向高附加值行业,更加追求技术、品牌和新的市场。

  前九月海外投资额已超去年全年

  “快速增长是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的主旋律。”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10月18日称。

  商务部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3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比去年全年的投资额(1214.2亿美元)多出了128亿美元。9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1062.9亿元(折合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56.9%。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推进,原来在中国投资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转向越南、柬埔寨等第三国,这是海外投资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其中既有外商转移阵地的产业,也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产业,甚至一些外商企业转向东南亚时就是以在华公司的名义在第三国注资的,所以在数据上看就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了。”另一方面,白明表示,中国企业正在谋求进一步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化经营。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表示,中国“走出去”战略与国际产能合作也为海外投资的增长提供了政策基石。在此背景下,中国在对外投资审批上进行了简政放权,先后公布了《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和新修订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建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

  在白明看来,大数额的海外并购是今年海外投资数据大增的直接原因。“比如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今年出现不少海外并购项目,它们数额巨大,一个就顶得上过去一大堆中小项目的规模。”

  最典型的就是中化斥资428亿美元收购先正达,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其金额是一季度全部已完成并购金额(165.6亿美元)的将近3倍,大幅拉动了中国海外投资的整体规模。

  关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幅增长的原因,张明认为,宽松的资金面提供了支撑。他表示,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信贷和社融投放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部分企业能接触到低成本的贷款。然而,受国内诸多行业产能过剩、资本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国内资产并不足以支撑起企业的需求,这使得资金充裕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全球。

  白明也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不很景气,不少并购对象的价格相对比较合理,这是中企出手的一个好时机。

  在人民币汇率承压的背景下,企业加强海外优质资产配置以抵御风险的行为也拉升了海外并购的增长。

  此外,张明指出,去年“8.11”汇改后人民币的贬值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震荡。为了熨平动荡和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不得不在离岸和在岸市场上进行大规模的外汇干预。“但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预期已经被打破,企业对于远期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仍然存在一定忧虑,这使得部分企业加强了对海外优质资产的配置。”

  科技消费娱乐等高附加值行业受热捧

  分行业来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行业结构近年来正在不断优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8日表示,今年前9个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生海外并购81个,金额为154.8亿美元,这一领域对外投资同比增长了297.7%;涉及制造领域的并购项目133个,金额为161亿美元,制造业对外投资增长了168.1%。

  白明认为,海外投资在结构上的变化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他表示,一方面,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端的制造企业在国内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这些企业以海外投资的形式转移到其他国家。

  另一方面,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积累了一定基础的中国制造企业能够和国外更先进的企业产生互补的协同优势,而国外的不少企业出现了一些颓势,“国外的一些企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有很多的专利和生产技术,我们买过来就减少了开发的过程。这有利于我们产业的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公司最近收购或投资了一大批德国、美国、以色列和英国的一些技术型公司。

  最典型的就是美的收购库卡,这一收购案在当地时间10月13日获得了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在该收购案中美的将耗资37亿欧元(约合292亿元人民币),收购完成后,美的将持有库卡高达94%的股份。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中国企业正在大举收购德国高科技企业,仅在2015年,中国投资商就史无前例地对德国企业进行了36次收购。随着中国企业收购库卡和芯片设备生产商爱思强(Aixtron),德国政府计划修改法律,以阻止外资对德国高科技企业的收购。

  穆迪在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正在使海外并购的重点从资源相关行业转向高附加值行业,追求技术、品牌和新市场。

  穆迪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调整,消费领域的中资海外并购频频发生。

  比如,今年海航集团旗下渤海租赁斥资26.6亿美元并购飞机租赁公司Avolon100%股权,其后海航又以5亿美元的投资成为途牛第一大股东;上海锦江今年也收购了Keystone81%的股权,后者经营多个高、中、低档酒店,拥有铂涛菲诺、麗枫酒店、7天等品牌;苏宁也以约2.7亿欧元的总对价,通过认购新股及收购老股的方式,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

  同时,据中资跨境并购服务平台晨哨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的海外收购中,非国企交易宗数占据76%,占金额的61%。

  从标的所在行业来看,科技媒体通信(TMT)、农业食品、能源矿产行业位列2015年中国海外并购金额前三位,涉及金额分别为611.73亿美元、489.81亿美元和278.02亿美元。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