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冰到攻坚2017年A股第四次冲关MSCI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从破冰到攻坚2017年A股第四次冲关MSCI

加入日期:2016-12-30 2:57:13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3101成明年大盘生死线 共享单车炒作第二波来袭

  每经记者 黄修眉 每经编辑 谢 欣

  从2013年6月,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首次宣布将向全球投资业界广泛征求意见,到2014年MSCI第一次拒绝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再到2016年6月15日,MSCI第三次推迟纳入A股,MSCI指数公司向中国市场提出了完善要求,中国监管层也不断加快市场开放程度。就在2017年6月,MSCI公司将第四次决定是否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这会是整个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接受的一次重大考验。届时,全球投资者拭目以待,这场已历时三年的“追求”过程,能否最终开花结果。

  乐观派:纳入概率已达70%

   整整三年时间,A股在冲关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道路上越挫越勇。在许多代表境外投资机构者的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监管层做出的努力为2017年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奠定了基础。

  “近段时间来,业内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为退休基金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投资顾问的美世中国区合伙人、中国投资咨询业务及管理人研究谭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对A股2017年纳入MSCI指数表示了信心。

  “首先,深港通和沪港通都取消了总额度的限制,这是擅长以大资金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喜闻乐见的”。谭颖用数据说话,两个互联互通项目启动后,境外投资者能购买超过2900家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其中包括1500家A股公司,相当于87%的A股市值。这大大满足了钟爱蓝筹股、行业龙头股的境外投资者投资需求。

  “而中国监管层做出的另一大改进,则是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不断放开,这让境外投资者能更大程度地投资A股市场。”谭颖称。细数外汇管理局每月公布的以上两个总数据,不论审批的总额度和每月审批的额度,都是连续上升不间断,这说明境外资金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通道越来越宽敞。

  申万宏源(行情000166,买入)证券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王胜甚至认为,明年MSCI纳入A股的可能性为70%。在他看来,如果能解决跟踪MSCI指数的衍生品备案问题,则纳入的几率会大大提高。而花旗集团研究部首席中国策略师孙贤兵也曾表示2017年A股纳入MSCI的指数超过50%,甚至达到70%。

  理性派:主要障碍仍待消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对许多境外投资机构、专业人士的采访中也注意到,部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仍存疑虑。MSCI股票研究主管季米特里斯·梅拉斯(Dimitris Melas)甚至对A股2017年纳入该指数的前景做出了悲观评估。

  专注于新兴市场并投资A股市场的瑞典投资基金East CApital合伙人习卡琳(Karine Hir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称,许多主动型投资者只会在基准指数调整后,才去关注一国市场。因此一部分境外投资者只会在A股纳入MSCI指数后才会去关注中国市场。但实际上,由于A股市场的相对封闭性和独立性,例如相对港股,A股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小,反而可以成为境外投资者的风险事件“避风港”。

  经济学人智库中国经济学家吴天俊对2017年A股的纳入几率显得悲观。在他看来,A股仍存在资本流动限制、涨跌停限制等,都会阻碍A股2017年前进的步伐。从2017年汇率波动带给股市的压力讲,吴天俊认为2017年A股能否纳入MSCI还是个未知数。

  纳入后股市大概率上涨

   就在2017年6月,MSCI将第四次公布审核结果,就是否将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做出决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其他多个市场被纳入指数的经验看,往往成功纳入后,该国股市和主要股指都会迎来上涨。国信证券(行情002736,买入)曾归纳了土耳其、韩国、匈牙利等13个新兴市场国家加入MSCI指数后股票市场的表现发现,纳入MSCI指数存在短期宣告效应,宣布加入MSCI指数后的五个交易日内各国股市平均约有2%到5%的上涨。

  “就算2017年MSCI指数再次拒绝A股,其结果也不会对A股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示,2016年6月15日,MSCI宣布暂缓纳入A股当天,沪指还上涨了1.58%,深成指更是飙涨2.82%。宣布前期,A股已经过一番下跌调整,这说明其实A股市场对MSCI的决定预期不高。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