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出口关税政策一度收紧。 为了抑制国内硅铁的盲目生产、 缓解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 同时由于硅铁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形成周期长且不可再生,我国在21 世纪初对硅铁出口进行了严格管制。 2005 年,我国取消了硅铁 8%的出口退税,并于 2005-2008 年先后四次上调硅铁出口关税暂定税率,从 2005 年的 5%至现行的 25%。 关税增加降低出口竞争力,硅铁走私问题日趋严重。 由于此前关税的上调增加了从中国进口采购硅铁的成本, 价格相较于俄罗斯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出口产品没有优势, 例如根据 Mysteel 数据, 当前 75A 硅铁天津港 FOB 价格 1160-1190 美元/吨, 扣掉 25%的关税以及其他费用后,售价仍低于国内大厂的主流出厂价,而马来西亚至日本 CIF 价格为 1200 美元/吨, 因此国内价格并无优势,企业出口动力较弱。因此, 国内有不法贸易商开始通过“低成本”的走私渠道向外输出,硅铁走私严重影响到正规出口商的利益, 同时造成国家税收的损失。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 2008 年 1-10 月硅铁出口量达到 116.54 万吨, 2016 年 1-10 月出口量仅为 19.3 万吨。 据业内人士估计, 我国硅铁走私量在 40-50 万吨, 已远超正规贸易的出口量。 本次税率下调利好出口,抑制走私,缓解产能过剩压力。 1)利好出口和正规出口企业。税率下调刺激出口同时抑制走私, 对于正规出口的企业, 在获得一定的出口增量提振的同时, 提升出口的利润空间; 2)出口的改善将一定程度缓解国内硅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作为硅铁最大的下游市场, 国内钢铁行业在 2016年积极向好, 1-11 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 1.1%,出口向好将进一步改善供需格局,有利于企业保持合理利润水平。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本次暂定的 5%的税率下调虽然幅度不大,但对于期盼降税多年的硅铁行业来说是积极的利好, 推荐钢铁产业链上游,硅铁业务占营收超过36%的全球铁合金龙头鄂尔多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