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结构性改革提速4股围猎全攻略_热股推荐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股推荐 >> 文章正文

交通行业结构性改革提速4股围猎全攻略

加入日期:2016-2-16 13:20:17

  点击查看>>>个股研报 个股盈利预测 行业研报

  发改委:推进交通结构性改革 加快重大工程建设

  记者15日从发改委网站获悉,发改委将推进交通结构性改革,实施2016—2018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交通重大工程建设

  具体工作如下

  一是紧紧围绕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推进交通结构性改革。系统分析新常态下交通运输需求的深刻变化,深入研究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业态模式和新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交通与经济联动融合,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以“一平台、一枢纽、三系统”为重点,全面提升交通效率和质量。打造综合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大平台,推动实现“规划一张图、布局一张网、运行一张表、出行一张票”。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基础上,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核心,加强联程联运系统、智能管理系统、公共信息系统建设。

  三是以“一二三百”工程为抓手,强化交通有效供给。在综合枢纽衔接、城际交通建设、推广联程联运、发展智能交通、提升快递服务、支撑服务消费、绿色安全发展等7个方面,推动实施交通运输提质增效百项示范工程。实施百万公里农村公路、百项骨干通道的交通扶贫脱贫“双百工程”。实施2016—2018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交通重大工程建设。

  四是以定位转型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研究机场建设项目程序简化问题,再取消下放一批、简化一批交通运输审批事项。进一步创新、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完善以规划管理为主、部门协调、纵横联动的新型交通投资管理机制。(来源:中国证券网)

  【个股研报】

  交通行业4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时代新材:装备减振降噪的集大成者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余兴 日期:2015-11-10

  减振降噪及轻量化领域的集大成者:公司作为中国中车旗下的新材料公司,以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起家,却又不仅仅局限于轨道交通;坚持同心多元化战略,以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及工程化应用为核心,产品面向轨道交通、汽车、风电、特种装备等市场,目标是实现各种装备的减振降噪及轻量化;作为从实验室里诞生出来的优秀企业,研发能力国内领先。

  轨交减振全球王者:预计2015年~2020年我国将新增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2.5万公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5500公里,同时全球轨道交通也将实现较快增长;公司是原南车集团旗下唯一的动车组减振元件国产化供应商,估计在国内机车、客车的市占率分别约85%、70%,同时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向国际主要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批量供货的弹性元件供应商;除了新增线路减振、车辆减振外,维保市场及海外市场将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公司2017年轨交减振领域收入将从2014年的15.67亿增长到25.26亿元,复合增长率约17%。

  风电领域发展迅速:2014年开始,全球风电市场再度恢复增长,我们预计,未来随着政府及企业对风电投资的逐渐理性及风电成本逐渐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风电市场在2016年~2018年将实现年均6%~10%的平稳健康增长;公司的风电减振产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实现进口替代并占据国内80%市场份额,并进军国际市场,未来存在翻倍空间;估计公司风电叶片产品市场占有率约8%~10%,位居国内前列,其中2MW以上风电叶片市场占有率约30%,为国内第一;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维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到2020年风电领域收入可以增长到约30亿元。

  切入更广阔的汽车减振:我国汽车减振市场容量约200亿元,市场集中度较低,全球前三名企业市场集中度不足20%;公司收购的BOGE在全球汽车减振领域排名第3,拥有大众、奔驰、宝马、通用等优质客户,但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及德国工厂较高成本和费用率的拖累,仅处于微利状态;未来依托BOGE的技术、品牌优势,结合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资金实力支持,再加上全球的产业布局调整,2017年其净利率将从目前的不足1%提升至2.9%,为公司贡献2亿元净利润。

  特种材料与特种装备厚积薄发: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公司在高性能尼龙、聚酰亚胺薄膜、芳纶纸等高分子材料及产业化方面已有初步进展,在军工、石油钻井平台等领域也有布局;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在新进入领域的收入将保持30%以上增长,成为公司未来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支撑板块。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未来3年的利润增长点主要来自并购BOGE后整合带来的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并受益于较大的经营杠杆;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2017年收入分别为104.9亿元、118.6亿元、137.1亿元,EPS分别为0.40元、0.62元、1.11元;考虑到公司稳定的经营业绩以及较强的研发、市场开拓能力,给予公司2017年30倍市盈率,目标价33.3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并购公司整合效果不佳;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下行。

  白云机场:等待关键转折点浮现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元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咏涵 日期:2015-12-16

  首次将白云机场纳入研究范围,给予“持有-超越同业”评级,目标价人民币13.4元:本中心对白云机场展望持中性看法,系因忧心 1) 空域拥挤且区域竞争较为激烈;2) 运量瓶颈限制短中期发展;及3) 第二航站楼建设需要高额资本支出,可能不利于财务。尽管中国民航局可能考虑改革机场收费制度,将成为白云机场的关键转折点,我们仍建议投资人在具体消息传出前保持观望。本中心目标价人民币13.4元,隐含2% 下跌空间。

  邻近六家机场为竞争对手:白云机场的战略定位为中国前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与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并列。然而与另两家机场相较,白云机场面临更剧烈竞争,系因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六处大型机场。此外,除了必须与香港国际机场竞逐国际航班外,白云机场因运量几乎满载,连国内航班也必须分流至深圳机场

  第二航站楼于2018年启用前,运量瓶颈问题恐难解决:白云机场2015年1-3季度旅客吞吐量仅同比增长1.2%。根据本中心估计,2015年上半年每小时平均起降班次为56.2班,产能余裕空间仅剩14%。我们认为在增加航班方面,白云机场已接近其极限。此外,第一航站楼的利用率已达158%,远高于同业的80-110%。

  进入第二航站楼建设高资本支出投资期:白云机场计划于2018年完成第二航站楼建设,以解决运量问题。该投资总额约人民币170亿元,并使得白云机场自今年开始进入资本支出高峰期。公司计划发行人民币35亿元的可转换债,完全转换后可能稀释股本达24%。本中心每股收益预估值已计入股权稀释影响。

  传化股份:政策支持公路港建设,线上交易量处于爆发期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贺国文 日期:2015-12-30

  政策大力支持公司公路港建设,国开发展基金提供的资金使用期限长,利率低:本次国开发展基金提供传化物流的专项建设资金使用期限为15年,提供给贵阳传化公路港、遵义传化公路港的专项建设资金使用期限为10年,平均年化固定收益率均最高不超过1.2%。公司的公路港模式成为行业典范,2013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五部委联合发文要求推广,2015年被发改委列为物流信息平台工程的重点项目。此次合作反映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线上交易量处于爆发期,明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公司积极加强线上平台培育,推动线下向线上转化,会员活跃率提升。线上平台运费交易额去年200亿,预计今年能达到600亿(7月时预测今年为400亿),预计明年能达到1000亿,乐观估计能达到1200亿。公司计划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对线上交易抽佣,届时业绩会加速释放。

  行业天花板远未达到,未来利润有望达到数十亿元级别:公路货运标准化程度低,信用机制不完善,集聚车主与货主需要强大的线下能力。面对万亿级公路物流行业,看好行业整合者传化股份,公路港10枢纽+160基地全国布局,三大线上平台打造智慧物流,交易抽佣和物流金融服务具有巨大空间。

  共享经济崛起,空间广阔将改变世界:美国人口的40%已经积极参与共享房屋、汽车、和工具等。近日专车平台Uber融资21亿美元,估值达到625亿美元。12月7日,房屋共享网站Airbnb确认完成近1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250亿美元。两者未上市已受资本热捧,货运版滴滴也将呼之欲出。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线下公路港实体网络+线上互联网物流平台的模式。前期投入较大,但同时线上交易量处于爆发期,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

  公路港建设与盈利不达预期,互联网物流平台推广和盈利不达预期。

  上海机场:业绩持续增长,迪斯尼锦上添花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贺国文 日期:2016-01-05

  投资逻辑

  国际旅客吞吐量同增18.9%,长三角出境游同增47.4%:2015年前三季度,国际旅客吞吐量/国际飞机起降同增18.9%/11.5%。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同增21.5%。国内航班飞机起降费用有政策优惠,上海机场国际航班起降比例高,有更高利润率。地处我国出境旅客量最大城市,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出境游同增47.4%,国际旅客吞吐量占比39.5%,国际航班需求强劲;

  高峰小时起降次数提升21.5%,产能富余支撑业务高增长:目前公司旅客吞吐量/飞机起降架次产能利用率为86%/72%,相比国内其他枢纽机场仍有较大利用空间,产能未饱和。今年四跑道投入运行后高峰小时起降数从74架次高峰小时容量标准提升至90架次,提升幅度超过20%。投资改建T1航站楼也将进一步扩大商业面积,未来高峰起降容量标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6.9%,非航业务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015年前三季度旅客吞吐总量/飞机起降总次数/货邮吞吐总量同增17.1%/12.5%/3.6%。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20亿元,同增10.5%;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19.24亿元,同增21.9%,对应每股收益1.00元。现金流充裕,足以覆盖在建工程投资。T1改造完工后,餐饮、商业服务设施全面升级,增加旅客休息区域、餐饮、商业等设施,免税商店数量和面积增加,有望加速非航收入增长;

  迪士尼提振,机场客货运锦上添花:上海迪斯尼的开通时间为2016年6月份,初始阶段为提升旅客体检,会严格控制人数,初始游客在800万人/年。迪斯尼三期工程见完后,客流稳定后,预计达到5000万人/年,这将大幅提升公司收入与盈利。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出境游和国内游的需求具有可持续性,看好与迪士尼开园相关的上市公司,建议增持上海机场

  估值

  公司2015/2016/2017年EPS预测1.27/1.53/1.7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19/16倍。考虑到公司业绩稳定,迪斯尼对公司客流带来长期提振,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38元。

  风险

  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如宏观经济下行)导致旅客需求不达预期;机场飞行区运行管理难度有所增加;出境游增长、迪斯尼拉动不达预期。(来源: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DF064)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