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美影业高敬东: 好故事无国界 今明两年是爆发期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基美影业高敬东: 好故事无国界 今明两年是爆发期

加入日期:2016-2-25 9:11:40

  本报记者 常亮 上海报道

  基美影业(430358)于2013年12月登陆新三板,是最早登陆新三板的影视制作发行公司之一。

  截至2016年1月公司总市值超过30亿元,2015年电影发行票房累计6.1亿元,2014年年报净利润5300万元,体量排名新三板同行业前列。2015年基美影业全年发行融资总额达10.2亿元,据wind数据统计,位列全部新三板非金融类企业总融资额第四名,越秀产业基金、景林资产、前海开源基金等知名机构潜伏其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长期关注新三板企业的转型发展情况,记者就此专访基美影业董事长高敬东。

  《21世纪》:从主营业务来看,基美影业近年来海外片协助推广业务增长迅速,2015年《飓风营救3》等4部影片总共获得6.1亿元票房。基美影业如何从海外片协助推广公司转型为制片商?

  高敬东:从财务数据来看,基美当前主要收入来源是海外片协助推广和海外分账。但我们其实从2014年起就有了国际收入。基美的发展路径是从海外片的协助推广开始、海外片的全球投资分账、合拍影片,最后到国产影片。

  其实基美早在2009年就已经介入到海外制作。例如《超体》这部影片,剧本、拍摄地的选择、制作体系的配合,我们做过很多工作。2015年,我们完成一部合拍片,两部国产片的拍摄制作,预计2016年三部电影将在国内上映,这些全部是基美开发的剧本,基美负责投资、制作、宣发,覆盖电影全产业链的各环节。

  2016年,基美还将制作多部英文影片,从剧本研发到人员配置、影片制作、全球销售,都由基美自己来做。

  《21世纪》:基美如何搭建自己的制片模式?

  高:我们构建基美主导的国际制片模式,比如已经拍摄完成的魔幻巨制《勇士之门》,惊悚悬疑类型片《魔轮》,动作喜剧类型片《超级快递》,全是由基美挑选国际制作体系人员,搭配国内优秀的团队,并且影片计划全球发售。

  我们希望全球观众能看到中国人的面孔,但是叙事表现方法仍是西方观众比较熟悉的。即使西方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经过了长达百年的验证,今天的美国和欧洲也在追求新的影像画面、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叙事方法,因此我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我们过去五六年来一直追求的平衡,如果这个平衡做得很好,以后基美的路会很宽广。

  《21世纪》:您对“好故事”的定义是什么?

  高敬东:在高度商业化的叙事结构中,好故事至关重要。好故事读起来特别简单,一定有打动人的东西,看得到丰满的人物,完整的结构。

  所以,我选择的所有海外合作伙伴也都有个共性:他们的作品都有商业化的外壳,目的是获取更多观众,但在这个壳里面隐藏着“情怀”。只要是好故事,大家都是接受的。好的剧本故事加上优秀的制作创作者,一定是好的电影。

  《21世纪》:基美对时下的“IP热”有怎样的思考?

  高敬东:大家更关注小说的IP,但其实优秀的影视作品是对小说IP的再创造,小说到电影是个IP,电影到小说也是个IP。电影到电视,电视到漫画,漫画到产品,产品最后返回来再到电影,在每个过程中再创造增加价值,这是无穷无尽的。

  这是未来基美的想象空间所在,我们从来都是作品IP的拥有者,基美2009年就进入产品的早期开发阶段,核心原因就在于此。我们的版权意识很强,因为只有版权是坚实的,公司未来才是坚实的,这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永续的。

  我们的定位是“在中国的国际电影公司”,很重要一点就是强调收入不仅仅来自于在中国境内的某一次电影发行。在全球的版权交易体系中,电影可以反复销售,随着制片量达到一定数量,即便每年不再制作电影,收入也会进来。中国电影行业正在往这个方向走,电影公司的价值会再一次被发现。

  《21世纪》:走向海外市场对基美来讲会有怎样的改变?

  高敬东:中国电影和中国工业是一模一样的,引进、学习、模仿,终有一天是要走出去的。现在这个行业不缺资本,怎样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中国电影能够打进西方主流院线,中国电影的制作人会更容易做,因为未来中国电影制作将是向全世界融资的过程,是能够平衡电影投资的。

  电影在中国现在还是一个高风险产业,在全球市场则不然。一部国际电影作品不仅是娱乐产品,还是一个结构性金融产品;一间国际电影公司不仅仅是一个创作公司,同样还应该是一个金融公司。

  最好的电影能够做到100%预售,所以优秀的作品不需要花很多钱。海外银行根据预售合同,就可以将资金给到制作公司。海外银行是很愿意做这个业务的,我们投入的20亿资金,最后可以做50亿、100亿的电影。

  剧本、制片人、导演、演员,这样的一个组合已经是有价值的。销售公司可以把这个组合的价值在市场上提前预售兑现。海外分账、预售、对中国市场的把握,从不同维度为我们的国际电影投资降低了风险。(编辑 李新江)

  作者:常亮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