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亚科技或成创业板退市第一股投资者保护亟待完善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金亚科技或成创业板退市第一股投资者保护亟待完善

加入日期:2016-2-25 17:25:24

  合理的退市制度一定是要和赔偿机制捆绑在一起,如果没有相应的赔偿措施,单单是将亏损公司一退了之,这样的退市制度也是不完善、不公平的。

  无界新闻记者 田刚

  2月24日,两家基金管理公司的估值调整公告,再次将金亚科技(300028.SZ)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日招商基金和鹏华基金不约而同地对金亚科技估值进行下调,其中招商基金决定对旗下证券投资基金所持有的金亚科技估值价格调整为8.67元,鹏华基金则将调整后的价格确定为8.65元/股。不仅如此,除了以上两家基金之外,易方达、汇添富、广发基金、汇丰晋信、银河、海富通、交银施罗德基金、富国基金、富安达等公司近期也已纷纷发布了下调金亚科技估值的公告。

  公开信息显示,金亚科技在2015年6月9日停牌时的价格被定格在34.51元,参照招商基金和鹏华基金的调整后价格计算,下调的幅度都超过了70%,对应着金亚科技复牌后将出现连续13个跌停板。

  金亚科技的主营业务是数字终端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于2009年10月登陆A股市场,并且是首批挂牌深市创业板的公司之一,上市后各年度净利润始终维持在数千万元规模,盈利增长平淡无奇。但即便是这个表现平平的盈利数据,却还也是一个“不美丽”的谎言。

  金亚科技的“噩梦”发端于2015年6月初,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从6月9日午间开始停牌,起因则是实际控制人周旭辉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随后在6月18日还发布了公司股票存在被暂停上市风险的公告。自此之后,金亚科技再也没有进行复牌交易。

  上市公司在今年1月18日发布的自查报告,揭开了这个涉及金额巨大的财务造假真相,其中针对2014年度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非流动资产、未分配利润、净利润等9大财务指标调整金额合计近12亿元。同时,公司还涉及虚增利润3.2亿元,经调整后金亚科技2013年和2014年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由此也将公司推上了退市的悬崖。

  此次又逢机构投资者集中大幅调低所持金亚科技股票的估值,这是否代表了这些机构投资人已经有足够的心理预期,来面对金亚科技退市的可能性呢?

  鹏华基金的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无界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毕竟从金亚科技停牌到现在,A股市场整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金亚科技股票估值的修正本也是正常行为,这并不能说明存在着退市与否的判断倾向。”

  但是这样的说法恐怕并不足以解释其调价行为,毕竟在A股出现暴跌的2015年6月底、7月初,以及2015年8月中下旬这两个时间段,均未对金亚科技估值进行修正,反倒是在退市传闻传出之后集中进行了价格修正,难道这仅仅是巧合?此外,无界新闻记者还关注到,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6月10日至今,中基协(AMAC)信息指数累计跌幅为52%,这一跌幅水平远远低于两家基金针对金亚科技价格调整的折价幅度。

  根据上市公司发布的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据,前9名均为机构投资者。其中平安财富睿富七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汇添富移动互联基金、招商先锋基金、汇添富民营活力基金和鹏华医疗保健基金持股排名前五,持股数量分别达1495万股、658.38万股、565.56万股、520.02万股、480.96万股,成为此次“踩雷”的重灾区。另据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发布的持股信息,汇添富、招商、广发、汇丰晋信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多只基金产品均是抱团持有金亚科技的股票,更是受损严重。

  对此,有投资者表示,监管部门应当不会拿这么多机构投资者“开刀”,“机构集中持股”或成为金亚科技的一张“免死金牌”。但是资深市场人士、国家注册理财规划师何金子却表达了不同看法:“机构投资者云集,反倒是减轻了管理层强制金亚科技退市过程中的压力和心理负担,毕竟机构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且不可能作出什么过激举动。”

  那么,金亚科技是否会成为创业板退市第一股呢?

  谣言是否会变预言?

  无界新闻记者查阅到,管理层在2012年拟定、并于201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其中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触发退市的条款,其中包括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要的前期差错或者虚假记载,公司主动改正或者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对以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两年连续亏损等11条内容。

  从金亚科技的现实情况来看,很明显触及到了退市条款,因此将金亚科技强制退市可谓是一点都不冤。

  但是也有投资者对于金亚科技濒临退市不以为然。娄先生持有金亚科技2万4千多股股票,涉及市值在百万元左右,他就对无界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A股奇葩公司数不胜数,金亚科技不是第一家,更不会是最后一家,但总体来看退市率还不足1%,远低于成熟资本市场。创业板诞生已经6年多,第一家退市公司到现在还不是仍然难产?”其实不仅是针对金亚科技,娄先生认为A股市的退市制度实际上是“纸老虎”,甚至“一捅就破”、不足为惧。

  娄先生的“乐观”貌似也不无道理,无界新闻记者关注到,金亚科技并非是第一家因为财务造假东窗事发而调整成连续两年亏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实际上这一“殊荣”是归属于万福生科的。早在2013年3月,上市尚不足两年的万福生科就发布了自查公告,承认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调整后导致该公司连续数年处于亏损状态。

  但是万福生科却并未因此而退市,至今仍然在创业板市场中正常交易着,总市值还高达约26亿元。而且从历史上监管层的实际做法来看,对于退市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经无界新闻记者统计,在A股市场20多年发展历史上,仅有44家A股公司真正退市。前车之鉴,似乎成为了“娄先生们”最大的心理支撑。

  但是,资深律师李健却并不以为然,他对无界记者表示:“在万福生科一案中,监管部门在2013年5月就曾明确表态,不退市的原因在于其案发时间是在2013年,此时创业板退市制度尚未正式生效,依据法不溯及以往的法理原则,才保留了其上市地位。但是金亚科技此次涉案时间却是2015年,正是在创业板退市制度颁布之后,这才是撞在了枪口上。”

  更为关键的,还是身处漩涡中的金亚科技自身对此事件的态度。针对公司的退市传闻,金亚科技在互动易平台上对投资者表示:“新的一年里,公司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业绩,不辜负投资者们的支持与理解。同时,针对部分媒体的不实报道,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公司也相信投资者拥有理性判断的能力,不被这些站不住脚的谣言所左右。”

  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金亚科技的退市恐怕并非空穴来风,退市谣言最终是否会演变成“遥遥领先的预言”,至少到目前仍旧是个很大的悬念。

  亟待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如果将金亚科技“简单粗暴”地退市,也并非是一个公平的方案,其中的关键点就是在于,如何赔偿被欺骗的投资者?娄先生就对无界新闻记者表示:“就算将金亚科技退市,也必须要有个说法。如果是一家公司正常情况下的经营亏损、导致退市,股民也就认栽了,股市有风险嘛,输得明明白白。但是金亚的问题在于财务造假,将亏损说成了盈利,股民是受骗上当的。本来公司说得好好的,是盈利的,我们这才买进去,现在东窗事发了,却要完全由我们来承担这个损失,谁心里能接受?”

  这恐怕代表了众多金亚科技持股人的心声。

  合理的退市制度一定是要和赔偿机制捆绑在一起,如果没有相应的赔偿措施,单单是将亏损公司一退了之,这样的退市制度也是不完善、不公平的。

  李健律师也认为:“金亚科技管理层的财务造假行为,是导致众多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求其给予股民相应的赔偿。合理的退市制度一定是要和赔偿机制捆绑在一起,如果没有相应的赔偿措施,单单是将亏损公司一退了之,这样的退市制度也是不完善、不公平的。”

  虽然A股市场早在2002年就已经建立的诉讼赔偿机制,但是在实际执行层面却是困难重重。

  依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以虚假陈述、内幕交易进行起诉,必须以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判决为前置条件。“李健律师对此分析道,“只有等到监管部门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行了行政处罚之后,股民才有机会进入到起诉程序。但是截止到目前,监管部门并未对金亚科技进行行政处罚,此时探讨诉讼赔偿还为时尚早。”

  将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作为起诉的前置条件,本身就成为很高的门槛。典型者如航天通信(600677),该公司在2014年9月公告了其因虚增利润等事项被证监会责令整改的相关情况,这是该公司自2007年以来第四次曝光出的财务造假事件,有投资者提出了赔偿诉求,但是该上市公司则指出“证监会只是要求整改,而不是行政处罚,投资者维权也没有依据“。

  但是对于受损严重的金亚科技投资者,或许还有另外一个起诉选择,就是起诉在金亚科技实施财务造假过程中,涉嫌失职的中介机构,包括金亚科技的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以及针对该公司年报数据出具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这并非没有先例,无界新闻记者关注到,在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爆出之后,其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就在监管部门处罚决定尚未公布之前,先行设立了3亿元的“万福生科虚假陈述事件投资者利益补偿专项基金“,并取“先偿后追”方式对受损投资者进行赔偿,即平安证券先行以基金财产偿付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再通过法律途径向万福生科虚假陈述事件的主要责任方及其他连带责任方追偿。

  这给A股市场艰难前行的投资者诉讼赔偿机制打开了另一条“快捷通道”,可资金亚科技的投资者借鉴。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金亚科技并非是一个人在战斗。自今年初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深陷退市传闻的,还有9家,分别是吉峰农机(300022)、同花顺(300033)、锐奇股份(300126)、宝利国际(300135)、星河生物(300143)、恒顺众昇(300208)、欣泰电气(300372) 、安硕信息(300380)、京天利(300399)。

  但是相比其他也发布了退市预警公告的公司,金亚科技的危险系数则是最高的。毕竟涉嫌违法违规的7家公司,其触发退市的因由并非是定量指标,而是定性指标,可操作空间较为宽泛;而连续两年亏损的吉峰农机星河生物,也都在今年1月份发布了2015年年报预告,均已实现扭亏,貌似可以解除退市危机。

  “选来选去,还是那金亚科技‘开刀’最为合适。”何金子总结道。

  此外,针对创业板退市制度本身,市场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孙东升就曾表示,“创业板公司和主板公司没法相比,创业板公司多为创业型中小企业,因此,更严厉的退市制度对创业板公司是不公平的。创业板不少公司都属于国家提倡和扶持的自主创新战略性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给创业板以宽松环境、宽容心态的角度出发,都应该对创业板公司加以呵护。”

编辑: 来源:无界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