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盘赛:叶智华再领跑 股王争霸赛:alifeizhang霸榜竞猜赢代金券
“金手指”,还是“算命先生”?证券分析师究竟是个怎样的职业?
在行外人看来,卖方分析师去上市公司调研,回来动动笔便可指点江山,影响买方动辄几千万资金的流向,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再加上各种评选,分析师中的“明星”们总是被光环围绕,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那可是杠杠的!
这样的职业,不是应该有许多人向往吗?但每经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却发现,2015年“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分析师)”的人数为2350名,比起2014年的2866名,减少了500多人,降幅达到了18%。
体力活,还没钱?
一个职业,人数忽然出现了这样的大幅下降,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每经注意到,上一次发生从业人员大幅减少,还是在2012年。中证协资料显示,当年证券公司注册从业人员为24.09万人,同比减少2.09万人,是自2008年以来从业人员首次减少的年份。2012年是A股市场颇为绝望的一年,上证指数全年都在低位徘徊,最低点为1949点,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
但即使是2012年,分析师人数也还是在增长。2010~2012年,“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分析师)”的人数分别为815人、1958人和2451人。之后的2013年及2014年,分析师人数也都在稳步增长,分别为2610人及2866人。
到了2015年,人数忽然降至2350人,降到比2012年的人数还少。要知道,2015年的行情虽然大起大落,但上证指数全年涨幅仍接近10%。
分析师们为什么离开?
其实,分析师一直属于“毁誉参半”的职业,用高善文多年前的话来说,就是“誉之者赞之为‘金手指’,毁之者斥之为‘算命先生’。”而对于广大基层分析师来说,恐怕想吐槽的为数不少。“这个活儿不好干”,是不少人的心声。分析师既要是空中飞人、演讲达人,又要能熬夜写报告,必要的时候还要变身做“网红”,真的不容易!而在漫漫长路中,能够跻身明星分析师的,毕竟是凤毛麟角。
一位刚刚转做“业务”不久的前卖方分析师这样对每经吐槽:“太体力活了,还没钱……”据她介绍,分析师要和上市公司建立紧密联系,就要多跑多看多联系,经常出差,但是收入是固定的,远远没有业务部门灵活和有盼头。特别是在牛市的背景下,业务部门一个项目的回报常常翻倍都不止,能毫不动心?
从中证协的数据来看,不少分析师已经开始“出走”了。新财富曾经有文章称,有一半的分析师有跳槽打算。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50%的受访分析师表示将更换职业,其中,37%倾向于去买方投资机构工作,7%打算自主创业,而7%选择进行学习深造。
一位业内人士对每经开玩笑称:去年上半年行情好,分析师都跳槽炒股去了;下半年行情差,分析师分析屡屡出错,也不好做啊!
分析师被吐槽“离谱”
分析师这个活儿不好干,行情越来越难预判确实是一个原因。
5月3日,彭博社发表了《在意外暴跌中,中国股市分析师是世界最差的》,其中称,在世界20个大股市的分析师中,中国分析师表现最差,预测相当离谱,偏离值高达43%。
这真是让人糟心。而几天前,与李大霄齐名的大多头、被称为“任二炮”的国泰君安(行情601211,买入)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删除了其拥有5万多名粉丝的微博上的所有信息,整个界面唯留下“他还没有发过微博”几个字。
任泽平此前高呼“春季攻势”,号称“还有20%上涨空间”、“一个字:干”,结果A股就涨了几天,之后就一路跌跌跌。从4月中旬以来,股指节节下挫。一时之间,任泽平的微博也成为大众“口诛笔伐”的对象,部分私募甚至开始公开大骂。
而作为A股“最后多头”的李大霄就更不用说了。其微博下面的评论,大多都是吐槽的,还有人劝他“不要再说话了”。
分析师不容易,不仅观点错了要被骂,文字也不能太出格。前段时间,几位分析师因为研报标题大胆、用词新鲜而受到关注,成了分析师中的“网红”。谁知还没红几天,中证协就表态,根据监管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发现个别证券分析师撰写的证券研究报告存在用语不客观、不审慎、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违反了协会《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的有关规定,中证协将依法依规对6名从业人员采取自律惩戒措施,并将相关情况记入协会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系统。
不过,分析师出身、最终成为券商高管的“人生赢家”也不乏其人,比如海通证券(行情600837,买入)副总裁李迅雷等。
当然,撇开分析师这个人数相对较少的群体,证券行业整体吸纳人才的态势还是非常凶猛的。截至2015年底,证券行业已注册从业人员29.24万人,较2014年增加了5.23万人,增幅达21.8%。其中,一般证券业务人员增加了3万多人,证券经纪人增加了近1.8万人,“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投资顾问)”也增加了近4000人。而投资顾问,往往既有股民们更为熟悉的“股评家”,又有在营业部给大爷大妈支招的“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