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0日出任证监会主席一职以来,刘士余新官上任已近百日。虽然在这近百日的时间里,刘士余主席保持着深入简出的习惯,但在加强股市监管方面近期却是动作频频。业内人士也将其认为是刘士余主席向市场的“亮剑”,或者认为是刘士余主席亮出的“底牌”。
强大的执行者
实际上,刘士余出任证监会的第一次亮相就是强调监管。上任20天时,刘士余第一次对媒体发声时就表态,首要任务就是监管,并表示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而从近期证监会在中概股回归、跨界定增,IPO审核收紧,以及定增监管风暴升级等方面的动作来看,确实体现了“全面监管”的做法。
比如,在中概股回归的问题上,证监会明确表示目前正针对中概股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概股回归的节奏放缓成为客观事实。而在跨界定增问题上,虽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叫停跨界定增,但对跨界定增监管的加强却是证监会正在做的事实,具体审核上采取一事一议。至于在IPO审核上,监管更加细致,也让投行更加焦虑,如在上周发审委的审核中,在4家上会公司中,有3家公司的IPO申请被否决。在定增监管方面也是不断升级。主要表现为:窗口指导+查底稿,同时三年期审批缓行。因此,刘士余上任百日来,确实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工作,也确实体现出刘士余所言的“首要任务就是监管”。在这一方面,刘士余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
制度上无建树
但刘士余“亮剑”,所亮之剑终究不是“利剑”。刘士余的加强监管,主要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的,并不能从制度层面上来解决问题。而中国股市的问题,关键就出在制度层面上,包括立法层面上。比如,加强定向增发的监管当然是必要的,但在目前制度下,监管风暴再如何升级,也改变不了定增门槛低的问题,亏损公司、铁公鸡公司都可以定向增发;而且增发融资的金额也没有限制。甚至还可以拿业绩预测来进行滥竽充数,骗取高价增发。并且收购的资产出现问题,也没有人来为此承担责任。可以说在定向增发问题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致命的,它直接决定了定向增发的圈钱性质。如果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那么,监管风暴升级的意义也是有限的。
又如,IPO审核收紧,但再怎么收紧总不能把IPO的大门堵上。而只要有公司上市,有关的问题就会反映出来。比如限售股问题,每家公司上市,至少都会带来公司总股本75%以上的限售股,一旦解禁,这些限售股股东们就会把股市当成提款机,源源不断地从股市抽血。再如,如果有关公司是欺诈上市,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必然会因此受到损害,并且造假公司也不会被退市,而只需要缴纳不超过5%的罚款就可以洗白自己了。而参与造假的大股东却因为欺诈上市而赚得盆满钵满。至于其他的违法违规行为,有的甚至只是将当事人罚款三万、五万了之。而这些问题,是现行的股市制度与立法决定了的,就算证监会收紧IPO审核,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期待亮剑
所以,对于刘士余主席来说,“亮剑”表明了刘士余的一种态度。但“亮剑”的结果如何,还得另当别论。毕竟刘士余所亮之剑并非利剑,而是一把钝剑,难以展现监管的锋芒。所以,最终的监管效果难免事倍功半,甚至“功半”的效果也达不到。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尽管最近证监会在监管上动作频频,但股市始终得不到提振,这本身就表明证监会的措施并没有有效地刺痛股市的神经。也正因如此,作为刘士余主席来说仍然是任重道远。不仅要“亮剑”,更要将剑磨锋利。要从立法上、从制度上解决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这样刘士余手握的监管之剑才会锋利无比,光芒四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