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影视博弈“好声音”版权 业绩影响仍难预测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唐德影视博弈“好声音”版权 业绩影响仍难预测

加入日期:2016-7-8 5:59:37

  本报记者 饶守春 北京报道

  7月6日,曾承担前四季“中国好声音”播出平台的浙江卫视发布声明,称因诉前行为保全裁定,将《2016中国好声音》更名为《中国新歌声》,这意味着这场围绕在唐德影视(300426.SZ)和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灿星”)之间就“好声音”的版权问题的有关诉讼中,唐德影视取得了暂时胜利,尽管上海灿星与浙江卫视对此表示将进行上诉。

  自2012年,上海灿星从Talpa公司手中引进“好声音”版权,并随后开播了共四季“中国好声音”,使得这一音乐评论类节目迅速在国内走红。

  但三年多后的2016年1月20日,“好声音”版权易主,唐德影视发布公告称,公司耗资6000万美元,与荷兰Talpa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后者将授予前者5年共计4季的“好声音”有关“节目的开发、发行以及营销等独家权利和许可。

  自此,唐德影视上海灿星之间就“好声音”的版权问题便一直各执一词。

  对此,上海灿星总裁田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并不认可Talpa公司的行为,而唐德影视一位高管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与Talpa公司的合作耗费了巨资,因此不希望他人侵犯自身权益,但也并非有意抢他人生意。

  尽管目前“好声音”版权之争还未尘埃落定,但假若唐德影视最终胜出,后者主业将同步变更为电影、电视剧及综艺制作和运营。而考虑到前四季“中国好声音”疯狂的吸金能力,外界对唐德影视未来业绩也颇为看好。

  虽然上海灿星一直未公布“好声音”节目历年来的营收,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浙富控股(002266.SZ)今年增资上海灿星的一份公告中发现,“好声音”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觑。

  今年4月,浙富控股公告称,将以3亿元增资上海灿星获得后者6.07%股份,按此价格计算,彼时上海灿星估值高达49亿元。根据同步披露的业绩数据显示,去年上海灿星共实现营收22.15亿元,净利润则接近7.29亿元。而在今年前两个月,其同样实现逾1.59亿元营收和4477万元的净利润。

  一位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仅“中国好声音”一档节目,去年实现营收就达到数十亿元。他解释,以去年第四季“中国好声音”为例,其营收将包括冠名商、特约赞助商、视频转播商、话筒广告、音乐版权、海选等一系列环节。其中,冠名费一路水涨船高,去年已超过3亿元,两家特约赞助商提供的赞助费也逾3亿元,另外出售给视频网站的转播费以及音乐版权费同样高达数亿元。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唐德影视版“好声音”的未来也将如此。艺恩咨询一位文娱行业分析师对此表示,这仍将取决于唐德影视未来如何运作“好声音”。

  “好声音做得好在于商业模式、策划和制作比较好,制播分离但是和电视台捆绑比较紧,类似于收视保底分成,变现渠道较多。”上述分析师说,“但现在这一IP火热程度不及以往,又面临激烈竞争,同时广电总局对综艺节目播出平台的限制,以及推动节目自主创新的通知政策,都会影响其未来业绩,但仍需要看唐德影视如何运作。”

  上述唐德影视高管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公司对“好声音”的未来仍有信心,但由于自身为综艺节目制作“新手”,在明年推出的第一季唐德影视版“中国好声音”中,对营收的要求也不会太高。

  “会放低身段,第一年不要求那么高的营收。公司现在也在寻找强势平台合作(指播出的电视台),这样营收会更好。除此之外,也会在推广这一块加大力度。”该高管解释。

  作者:饶守春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