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展望:短期指数上行动力不足,指数斜率从反弹向震荡市变轨,精选绩优价值
——从空间上,指数上行动力不足。一方面,指数如果要持续上涨,尤其是在本周一大幅放量后,后面仍需增量资金配合。但是,近期政治局罕见地提出“抑制资产价格泡沫”,而A股市场部分高估值、靠讲故事炒概念支撑股价的个股也属于“泡沫”资产,所以最近证监会开始收紧跨界并购、银监会出台理财监管新规、保监会也加强对保险公司的风险排查。“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和监管趋严最终导致的是增量资金的预期边际减弱、入场难度加大,使指数缺乏进一步上行需要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这一轮“吃饭”行情本身是悲观预期修复、风险偏好提升推动的反弹,落后补涨特征明显。而在近期地产、银行、券商上涨后,这一波的行业轮动已较为充分,已较难找到整体仍处左侧、尚在底部区域的板块,也使当前投资风险收益比下降,指数上行动力不足,斜率从反弹向震荡市变轨。
——从时间上,G20维稳窗口仍在。我们推荐“吃饭”行情,本身是将G20前的维稳窗口视作核心矛盾。当前离G20的召开仅剩两周,如果出现超预期向下,至少指数上会有维稳动力,因此短期之内,向下也不必过度悲观,甚至可以反向博弈。但向上做多的动能也较时间窗口宽裕时减弱。
——货币宽松的低收益率时代,资产价格高估是常态,债市和房市均是如此,相比而言A股仍不算贵。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货币宽松的游戏还将继续,债市和房市的估值当前已均处于历史顶部,相比而言,A股市场,尤其是其中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股和低估值、业绩稳定的价值股仍然不算贵,尤其是大幅震荡后恐慌性杀出的筹码,可以逢低配置。中期从指数上,市场向下调整幅度有限,整体处于震荡市,呈现“磨人”、消耗性行情特征。
——精选绩优价值股,挖掘优质资产。从7月底开始,我们反复重申“精选绩优价值股”,一方面,近期高密度的监管压力、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关注将市场风格引向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股和低估值、业绩稳定的价值股。另一方面,在全球总需求疲软、资本过剩、负利率的大环境下,绩优价值股是稀缺的优质资产,建议投资者本着价格比时间重要的原则,积极配置其中已深入研究且风险收益匹配度较好的标的。从历史来看,2001-2005、2008、2011-2012三轮熊市中取得正收益的个股主要来自于盈利驱动,对这些正收益个股的PE和EPS进行拆分,PE增速往往为负,主要主要依靠EPS增长。绩优价值股在每轮的熊市中取得正收益,这些绩优价值股不仅是A股中的核心资产,也是中国的优质资产、世界的稀缺资产。(详见《熊市中看什么?看盈利!——绩优价值股专题报告系列之三(兴业策略团队20160812)》)
——今年以来,美股和新兴市场的资产表现也映射出绩优价值股的配置价值。美股的表现,一方面作为全球的“避风港”效应明显,另一方面美股中的绩优价值股也是今年的行情主线。新兴市场,整体表现最好的风格与美股也比较类似,内生增长稳健、估值合理的板块领跑市场。美股和新兴市场资产表现,反映了今年全球市场绩优价值股均有显著的相对收益和配置价值。
★投资策略:绩优价值为根基,PPP为突破点
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在于把握绩优价值股这条主线,挖掘优质资产,指数对收益率的指导意义下降,向结构要效益。关注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成长股;另一类是估值合理、内生增长稳定的绩优价值股。若后续市场出现波动,绩优价值股相比来说更能够取得相对收益,波动过程中也将随着绩优成长股和绩优价值股的溢价收窄,波动后的企稳反弹中超跌的绩优成长股或能体现出更强的弹性。
——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成长股:值得长期配置的核心资产
估值与成长性匹配,逻辑和业绩不断兑现的绩优成长股,在资产收益率整体下行的环境中应当享有溢价,值得长期配置。例如近期创新高的索菲亚、老板电器、网宿科技等,长期能通过其稳健的内生增长,不断兑现业绩,通过成长性消化自身估值,这些优质标的是经济转型趋势中值得长期持有、重点配置的核心资产。短期不追高,但可在其随市场调整时择机介入。
——估值合理、高股息高分红的绩优价值股:关注内生增长稳定的品种
受益于稳增长+调结构的PPP板块持续重点推荐。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初现“流动性陷阱”现象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方式,加强政府主导的需求端刺激,帮助经济走出当前困境。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在调结构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且我国政府债务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当然,单纯依赖政府资金对经济的刺激可能并不足够,最终还是需要发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PPP模式作为国家财政投资重要改革方向,势必随财政投资落实而实现加速。在未来财政政策仍将以基建为主要发力点的情况下,基建中实施PPP项目的建筑、环保等行业中的标的将持续收益。(详见《“流动性陷阱”隐忧初现,PPP项目助力解决》20160817)
关注网下“打新”的稳定收益。具体内容可详见我们最新发布的新股专题系列报告之十《不可错过的网下打新“金矿”》.
★主题投资:
当前建议重点关注深港通主题、量子通信、灾后重建、核电和国企改革.
以下为正文
回顾:《打好歼灭战》《留得青山,打好游击》《中期存量博弈,提防六月变脸》《布局“吃饭”行情》《“吃饭”行情,步入精细化投资阶段》《吃饭行情圆满演绎,戒贪精选绩优价值》
——2016年年度策略《打好“歼灭战”》(20151203):(1)主要矛盾是供给侧改革“歼灭战”,“破旧”带来阵痛(2)泡沫市、波动市、结构市、扩容市的特征下,美联储加息可能导致黑天鹅,2016年可能仍处于类似1998年行情。(3)主动择时,仓位灵活,充分衡量风险收益比,方能获得超额收益,打好歼灭战其实是立足于打好“小心被歼灭”战。
——2016年春季策略《留得青山,打好游击》(20160228):存量博弈下,消耗性、磨人的行情,伴随震荡和反复,需要留得青山。若稳增长持续超预期,注意把握周期性行业超预期表现机会。打好游击战,一旦机会出现,不能放过。
——2016年二季度策略《中期存量博弈,提防六月变脸》(20160418),二季度后期,提防风险偏好重新下行,6月风险释放以后,则可以适当积极。三个触发风险偏好下行的因素包括:信用风险暴露可能会使风险偏好下降;定增解禁及减持问题将日益凸显,构成制约市场的重要压力;事件性因素亦会影响风险偏好,包括美元加息预期反复扰动,欧洲杯期间全球股市普遍疲软、英国退欧公投引发阶段性担忧。
——2016年半年度策略《布局“吃饭”行情》(20160615):6月风险点多,风险释放后布局,7、8月“吃饭”行情,边际思维占上风。经济L型不悲观,中报或超预期;政策“蜜月期”,环境相对2Q温和;改革预期(供给侧改革)逐步明朗修复风险偏好;大类资产配置角度A股相对吸引力提升;还有G20(国际经济金融合作或有突破),深港通等重要事件性因素。
——20160626《英国脱欧让“6月布局,7、8月吃饭”更香》、《英国脱欧对A股影响总体偏正面》:我们认为英国脱欧对中国所带来的“利空”主要是情绪和心理上的,短期影响风险偏好,而其带来的“利好”是实实在在、方方面面的,无论是长期资产吸引力的增加、人民币国际地位的相对提升,还是短期央行边际放松对冲、联储加息概率下降;不仅在经济金融方面,还会在国际政治与地缘政治上提升我们的地位,这对于我们中长期经济、金融、贸易的好处是更加深远的。
——20160717《“吃饭”行情,步入精细化投资阶段》:“吃饭”行情行至右侧,后续将震荡向上,尤其是在2-4月反弹的高点3100附近不排除仍有波折,因此需要做交易,或在个股上做波段。后续建议将目光关注在“人少”、并且最好有短期催化剂的地方,不建议右侧涨了之后再入场。此外,二季度以来个股和指数的相关性下降,未来一段时间,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也要更加注重精选结构性甚至个股性机会,alpha带来的收益可能高于beta.
——20160812《吃饭行情圆满演绎,戒贪精选绩优价值》:后续上下空间均有限,反弹步入震荡市。“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监管趋严下,增量资金不足,使向上空间受限,吃饭行情“收官”。但是,G20维稳窗口仍在,短期海外和国内环境依然平稳,因此也不会
展望:短期指数上行动力不足,中期震荡市,精选绩优价值股
从空间上,指数上行动力不足。一方面,指数如果要持续上涨,尤其是在本周一大幅放量后,后面仍需增量资金配合。但是,近期政治局罕见地提出“抑制资产价格泡沫”,而A股市场部分高估值、靠讲故事炒概念支撑股价的个股也属于“泡沫”资产,所以最近证监会开始收紧跨界并购、银监会出台理财监管新规、保监会也加强对保险公司的风险排查。“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和监管趋严最终导致的是增量资金的预期边际减弱、入场难度加大,使指数缺乏进一步上行需要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这一轮“吃饭”行情本身是悲观预期修复、风险偏好提升推动的反弹,落后补涨特征明显。而在近期地产、银行、券商上涨后,这一波的行业轮动已较为充分,已较难找到整体仍处左侧、尚在底部区域的板块,也使当前投资风险收益比下降,指数上行动力不足。
从时间上,G20维稳窗口仍在。我们推荐“吃饭”行情,本身是将G20前的维稳窗口视作核心矛盾。当前离G20的召开仅剩两周,如果出现超预期向下,至少指数上会有维稳动力,因此短期之内,向下也不必过度悲观,甚至可以反向博弈。但向上做多的动能也较时间窗口宽裕时减弱。
货币宽松的低收益率时代,资产价格高估是常态,债市和房市均是如此,相比而言A股仍不算贵。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货币宽松的游戏还将继续,债市和房市的估值当前已均处于历史顶部,相比而言,A股市场,尤其是其中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股和低估值、业绩稳定的价值股仍然不算贵,尤其是大幅震荡后恐慌性杀出的筹码,可以逢低配置。中期从指数上,市场向下调整幅度有限,整体仍处震荡市,呈现“磨人”、消耗性行情特征。
精选绩优价值股,挖掘优质资产。从7月底开始,我们反复重申“精选绩优价值股”,一方面,近期高密度的监管压力、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关注将市场风格引向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股和低估值、业绩稳定的价值股。另一方面,在全球总需求疲软、资本过剩、负利率的大环境下,绩优价值股是稀缺的优质资产,建议投资者本着价格比时间重要的原则,积极配置其中已深入研究且风险收益匹配度较好的标的。从历史来看,2001-2005、2008、2011-2012三轮熊市中取得正收益的个股主要来自于盈利驱动,对这些正收益个股的PE和EPS进行拆分,PE增速往往为负,主要主要依靠EPS增长。绩优价值股在每轮的熊市中取得正收益,这些绩优价值股不仅是A股中的核心资产,也是中国的优质资产、世界的稀缺资产。(详见《熊市中看什么?看盈利!——绩优价值股专题报告系列之三(兴业策略团队20160812)》)
今年以来,美股和新兴市场的资产表现也映射出绩优价值股的配置价值。美股的表现,一方面作为全球的“避风港”效应明显,另一方面美股中的绩优价值股也是今年的行情主线。新兴市场,整体表现最好的风格与美股也比较类似,内生增长稳健、估值合理的板块领跑市场。美股和新兴市场资产表现,反映了今年全球市场绩优价值股均有显著的相对收益和配置价值。
投资策略:绩优价值为根基,PPP为突破点
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在于把握绩优价值股这条主线,挖掘优质资产,指数对收益率的指导意义下降,向结构要效益。关注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成长股;另一类是低估值、内生增长稳定的绩优价值股。若后续市场出现波动,绩优价值股相比来说更能够取得相对收益,波动过程中也将随着绩优成长股和绩优价值股的溢价收窄,波动后的企稳反弹中超跌的绩优成长股或能体现出更强的弹性。
——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股:值得长期配置的核心资产
估值与成长性匹配,逻辑和业绩不断兑现的绩优股,在资产收益率整体下行的环境中应当享有溢价,值得长期配置。例如近期创新高的索菲亚、老板电器、网宿科技等,长期能通过其稳健的内生增长,不断兑现业绩,通过成长性消化自身估值,这些优质标的是经济转型趋势中值得长期持有、重点配置的核心资产。短期不追高,但可在随市场调整时择机介入。
——估值合理、高股息高分红的绩优价值股:关注内生增长稳定的品种
5月以来,A股的监管压力增大,近期更明显趋严,存量博弈下,风格和仓位逐步从没有业绩支撑的题材向估值合理且内生增长稳定的品种切换和转移。7、8月以来,在保险“资产荒”的背景下对低估值金融地产股的举牌也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在全球低利率、需求疲软、资本过剩的环境下,内生增长稳定、估值合理、高股息高分红的品种更具吸引力。我们重点推荐以下几个板块:
绩优价值主推大消费龙头和高股息、高分红、现金流稳定的类债品种.
大消费龙头。今年的一条投资主线是全球需求疲弱、海外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背景下,大消费板块整体迎来价值重估。海外的消费类行业,尤其是其中需求稳定增长、现金流良好、高股息高分红的龙头品种年初以来涨幅显著,我们不建议未介入这类标的的投资者盲目追高,但可以关注一些补涨品种。A股当中我们当前重点建议关注商贸零售、汽车、医药、养殖等板块中的龙头股,尤其是内生增长稳定、具有品牌或渠道优势的品种。我们此前持续重点推荐的“高性价比”组合的代表食品饮料和家电已被市场一致认可,并已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可以继续寻找其中涨幅落后、有稀缺性或护城河的优质标的长期配置。兴业策略在8月15日晚发出点评报告、8月16日召开联合各行业的电话会议,集兴业研究所各行业的研究力量推荐出50只左右的绩优价值股供投资者投资参考。
高股息、高分红、现金流稳定的类债品种。高股息高分红、现金流稳定的类债券品种在低利率环境中更具吸引力,并长期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行,尤其在当前国债收益率水平大幅收窄的情况下,如水电、高速、铁路等板块。
受益于稳增长+调结构的PPP板块持续重点推荐。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初现“流动性陷阱”现象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方式,加强政府主导的需求端刺激,帮助经济走出当前困境。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在调结构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且我国政府债务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当然,单纯依赖政府资金对经济的刺激可能并不足够,最终还是需要发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PPP模式作为国家财政投资重要改革方向,势必随财政投资落实而实现加速。在未来财政政策仍将以基建为主要发力点的情况下,基建中实施PPP项目的建筑、环保等行业中的标的将持续收益。(详见《“流动性陷阱”隐忧初现,PPP项目助力解决》20160817)
关注网下“打新”的稳定收益
2015年年底,证监会改革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截止到8月4日,66只新股完成网下发行,其中,已上市公司家数达58家,49只已破板,破板价相比发行价平均上涨4倍。若投资者参与所有新股网下询价且报价准确,则公募和社保基金、年金和保险资金、其他投资者三类机构可实现的最大收益分别是654、594和523万元,平均每只新股收益为13、12和11万元,剔除持股市值波动成本,最大收益分别为29%、26%和24%。按照中性假设,仅参与其中一半的新股配售,截止到目前,这三类投资者的收益分别可达15%、13%和12%。(详见我们最新发布的新股专题系列报告之十《不可错过的网下打新“金矿”》).
主题投资:关注景气向上和催化事件并存的稀缺主题机会
主题投资方面,我们一方面继续建议关注行业和策略“共振”的强主题,首推量子通信、灾后重建、核电以及本周新加入的深港通主题.
另一方面,建议关注国企改革边际上的超预期变化: 7月14日,国企试点全面铺开,意味着国企改革整体进入提速阶段;7月18日,上海市国资两委召开三季度工作会议,提出努力掀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新高潮,地域性国改的推进也可能提速。粤高速、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提供了新的国企改革案例,是值得注意的新的边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