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4.4%,连续4个月为负,进口同比-12.5%,连续21个月为负,进出口均弱于市场预期,而进口同比下降更多导致贸易顺差扩大至532.1亿美元。我们认为:
1)出口同比仍为负,全球贸易增长乏力是重要影响因素;
2)年初以来人民币币值调整和下半年美国补库存或短期缓和出口下行压力;
3)基数效应和进口品价格下跌造成7月进口额同比下滑。
出口同比仍为负,全球贸易增长乏力是重要影响因素
7月出口同比仍为负,但主因并不是基数效应。从1-4月数据来看,中国出口的超季节性部分和全球出口增速的走势相似,而且今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泰国等与中国相似的亚洲国家(地区)的出口累计增速都较差。正如我们在5月进出口点评《全球弱需求下出口“零”增速的新常态》所提出的,全球化趋势减弱背景下贸易增长乏力,出口总量零增长或是我国贸易数据的新常态。全球贸易增长乏力是今年以来中国出口疲弱的主要拖累因素。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以来的多数时间内,我国加工贸易的同比增速低于一般贸易,这或许说明贸易结构在悄然发生优化。
年初以来人民币币值调整和下半年美国补库存或短期缓和出口下行压力
人民币币值调整对出口可能起到部分促进作用。在全球贸易疲弱的大背景下,汇率调整对出口的影响可能被削弱,但如果和其他国家相比,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调整仍然对出口的下降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上半年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增速相对中国下降更快,部分可能是因为其汇率升值。另外,结合我们在《全球市场回归基本面》对美国库存周期的判断,美国下年年可能开始补库存或许也会拉动中国的出口改善。近期财新制造业PMI和统计局PMI出现背离,考虑到财新PMI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我们认为这种背离可能和外部环境的边际改善有一定关系。综合而言,受益于前期的币值调整和下半年美国补库存等因素,中国未来几个月的出口压力或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但可能仍然很难抵消全球贸易疲弱的大趋势,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或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出口国的新常态。
基数效应和进口品价格下跌造成7月进口额同比下滑
7月美元计价的进口同比-12.5%,较上月的-8.4%降幅有所扩大。去年同期的较高基数部分导致了本月进口数据表现较差。分产品来看,只有少部分大宗商品如大豆出现了进口数量和金额齐跌的现象,多数大宗商品进口金额下降可能主要是因为其价格弱于去年同期。7月铁矿石进口数量创历史次高水平,仅次于去年12月,7月钢材进口数量同比增7.8%,两者进口大幅增长或指向近期国内基建投资快速增长。从政策层面来看,7月的政治局会议仍然强调供给侧改革,传统行业去产能或对部分产品进口产生拖累。
(责任编辑:DF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