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定调IPO 新华社:堵住两大出血点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证监会定调IPO 新华社:堵住两大出血点

加入日期:2017-1-19 8:44:0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IPO不应该有这么长的排队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中国人民财富的积累还很不够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股发行不会成洪水猛兽出局 机制还需强化
  资本市场研究人士:投资者对IPO节奏应有正确认识
  新华社:天量再融资叠加野蛮减持 A股两大“出血点”如何堵
  新华社:堵住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两大出血点
  如何看待新股发行常态化
  新华社发声与证监会监管方向一致 意味着什么
  门槛抬高推升 中签量网下打新者不减反增
  新股申购指南及中签收益查询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IPO不应该有这么长的排队
  2017年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17年瑞士达沃斯论坛参加“全球复苏中国角色”的圆桌讨论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还不到位,IPO不应该有这么长的排队。

  方星海称,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大约是8万亿美元,比美国的市场还小很多,而从去年的融资额来说,中国资本市场共融资1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与美国整个市场的股本融资差不多。所以,中国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实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方星海指出,即便这样,目前A股市场也还有600多家公司在排队,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发展机会非常大,但同时也说明,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还是很不到位。

  方星海续指,如果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做得更好的话,IPO不应该有这么长的排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更大,而其中,中国证监会还是面临很大的任务。(澎湃)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中国人民财富的积累还很不够
  北京时间2017年1月18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17年瑞士达沃斯论坛参加“全球复苏中国角色”的圆桌讨论时,对于中国经济指出:中国经济的增长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方星海举例称,如中国的汽车市场,去年中国乘用车的销量全年为2430万辆,同比增长15%。其中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14%,比中国的市场平均增长稍微慢一点;而福特汽车公司在美国的销量仅增长了1%,也就是说,福特在中国的增长远远超过在美国的增长。

  方星海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形势下,中国在全球经贸体系中扮演着非常正面的,推进这个体系继续发展得作用,而这个作用在很多全球人士看来,越来越成为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

  谈到消费,方星海插话称,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消费在经济当中的比例肯定会逐渐增加。如果说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靠消费拉动,或者说主要以消费来主导也没错,但是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民财富的积累还很不够,而中国经济中很有意思的是储蓄率一直非常高,这几年也没怎么下来。

  方星海续指,这么多储蓄不可能都投资在中国国内,有一部分就会投资到境外去,所以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对外投资的量会一直非常大,而这个也将给全球经济带来非常好的发展的机遇。

  另一方面,方星海认为,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上升,未来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是“不可阻挡”的。

  如去年1月至11月,中国奶酪进口同比增长21.9%、葡萄酒进口同比增长19.9%。方星海认为,这样的趋势会继续,并且随着中产阶层的进一步扩大,随着消费的进一步升级,中国对欧洲、对美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澎.湃.新.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股发行不会成洪水猛兽出局 机制还需强化
  优质企业应进场失信违法须出局
  最近一段时间,沪深股市接连出现调整,有观点认为这是新股发行所导致。2016年,中国股市IPO(首次公开募股)家数和融资额创近5年来新高,再融资规模也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以来,沪深股市新股发行速度保持在每周12家左右。对此,专家指出,新股发行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企业发展,降低银行风险,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其本质上是加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必要举措,因此不应也不会成为“洪水猛兽”。

  直接融资利好各方
  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价格自然下跌。不过,如果仅仅基于这一市场规律就将股市调整完全归咎于新股发行,显然有失公允。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对比A股50多万亿元的总市值,还是近期三四千亿元的日均成交金额,当前IPO所产生的资金压力实际上很小。

  “当前IPO发行数量虽然增加,但每家上市公司融资额度却并不高。同时,投资者只有持有一定数量的二级市场股票,才可申购新股。因此,当新股发行增加,‘打新’回报率降低,一些旨在‘打新’的投资者减仓动力就会加强,这反而是近期股市出现调整的一个重要技术原因。”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吴文锋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吴文锋进一步指出,新股发行本质上是强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的必要举措,有助于弥补传统间接融资模式的不足。“直接融资,可以将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资金供需通过市场进行更优化的匹配,避免单纯依靠银行进行项目遴选造成的‘大型国企授信足、中小民企融资难’等弊端,不仅有助于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更多发展动能,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还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吴文锋说。

  实体经济前景光明
  实际上,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七成以上为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八成以上拥有核心专利技术。同时,这些企业业绩增长势头迅猛,研发强度不断提升,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表现突出,是中国实体经济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后备军。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1%,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始终高于传统产业……就当前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而言,人们非但没必要对新股发行产生恐慌,反而应该积极把握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机遇。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更新了关键预测。与2016年10月的内容相比,此次IMF分别维持对2016、2017、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3.1%、3.4%和3.6%的预测;同时大幅上调了对中国2017年经济增速的预期至6.5%。

  “出局”机制还需强化
  优质企业理应进场,失信违法必须出局。专家指出,新股发行之所以屡屡搅动市场情绪,与长期以来退市制度和失信惩戒措施的执行不够到位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强化资本市场监管,完善“出局”机制,对于稳定投资者预期同样重要。

  “一个国家上市公司数量与经济体量息息相关,新股发行自然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在市场建设方面,未来我们的监管层一方面要积极培育专业机构投资者,同时提高普通投资者理性程度,另一方面也要在退市制度落实和监管执法方面迈出更大步子,勇于冲破各种阻力,加速市场净化。”吴文锋说,相比于IPO,上市企业后续的定向增发和并购为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明显更大,且这些资金的用途往往也不够规范明确,目前有关部门积极加强这两个领域的监管,无疑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相关信息显示,证监会2016年共对183起案件作出处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218份,同比增长21%,罚没款共计42.83亿元,同比增长288%,对38人实施市场禁入,同比增长81%。具体来看,这些案件涉及信息披露不实、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多类违法行为。加大监管力度,恰恰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中亟需的正能量。(人.民日.报..海.外.版.王.俊.岭.)

 

  资本市场研究人士:投资者对IPO节奏应有正确认识
  为解决当前A股市场核心问题,打击市场操纵行为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前段不少市场人士对新股发行节奏过快提出质疑,不过管理层并未受此影响放缓IPO节奏,1月13日仍然宣布10家公司IPO。笔者认为,监管层维持IPO一定速度,或是其不得已选择,投资者对当前IPO较快节奏应有正确认识。

  对于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爆炒壳股、题材概念股、新股等恶习,维持IPO一定速度,可能是破解这些核心问题的一个办法;大量新股源源不断上市,将导致壳资源不再珍贵、题材概念不再那么动人,新股稀缺性也大幅降低,这都对当前抑制A股过度投机具有较大作用。另外,新股大量发行,股市持续下挫,这会牺牲前期高位买股的一些中小投资者利益,但毕竟目前大小非、大小限持股市值比例更高,如果不把壳股、题材股、新股价格泡沫打压下来,将来这些利益主体从市场套取的利益就会更为巨大,从而对更多中小投资者利益形成损害,两害相权取其轻,维持IPO较快节奏,其中或含良苦用心。

  而且,目前IPO节奏表面上看是行政控制,但实质上更多仍是由市场控制。即便管理层一周放出十几家新股,如果投资者不认购,也根本不会有这么多新股发行,现在管理层坚持较快新股发行节奏,若市场后继乏力难以承受,那么将来新股上市后就可能出现破发案例,这将倒逼新股要么调低发行市盈率,要么减缓发行速度,否则投资者不认购,从而更多直观体现市场对新股发行的调节功能。

  投资者进入股市,不是拿钱换堆筹码来投机赌博,而是通过投资股票换取上市公司收益的分配权,如果认为有的股票有投资价值,那大胆投资就是;相反,假若投资者认为市场没有这样的股票,离开这个市场也是其自由权利。一些投资者指望A股维持现状、继续此前投机赌博模式,道义上也难获支持。

  为解决当前A股市场核心问题,笔者认为,打击市场操纵行为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场操纵导致股价上涨似乎会让所有投资者都大赚,但庄家获利退出后股价回落,众多投资者仍要为此买单。

  其次,严格把关IPO。即使实行注册制,也不是什么企业都可上市,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要求,若企业存在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形、禁止上市,企业一上市业绩就大幅下降或亏损,让投资者承担巨大风险,岂容混入。

  其三,应加速垃圾公司退市。上市公司只进不出,且垃圾股估值较高,这是导致A股市场不堪重负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完善退市制度,严格规范重大重组、禁止重组上市,不能再简单上演乌鸡变凤凰游戏,如此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才能形成,大量平庸或垃圾上市公司估值将大幅缩水,甚至只值几分钱、一分钱,由此A股市场负担将大为减轻。

  其四,严控定向增发,2016年定向增发规模是IPO融资规模的10倍,这是导致市场羸弱的重要原因,且由于垃圾股也可定向增发,也导致A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建议提高定向增发门槛,剥夺垃圾股定向增发资格。

  其五,要防止大股东掐点清仓减持。大股东减持是其神圣权利,目前问题在于,大股东可以趁高点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一下子清仓减持,对市场形成巨大冲击,由此大股东也有与主力联手市场操纵的动机。建议无论是大宗交易、协议转让,都应该遵守每三个月减持不超1%的规定。(证券时报)

 

  新华社:天量再融资叠加野蛮减持 A股两大“出血点”如何堵
  2016年再融资规模8倍于IPO,并创下历史新高,3600亿元减持额的同时清仓式减持频现。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成为A股两大出血点,应该如何堵住?

  天量再融资之下:A股承压惹担忧
  进入2017年以来,A股持续弱势震荡,创业板指数更出现罕见八连跌,不少舆论把下跌归因于IPO常态化。与此同时,市场目光更聚焦天量再融资以及后续解禁减持的预期。

  证监会披露数据显示,2016年IPO及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再融资规模创下历史之最。有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新股筹资规模为1476亿元。粗略统计,在史上第一融资年,以再融资方式增加的市场供给8倍于IPO。

  事实上,相似的情形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上演。有统计显示,2014年、2015年A股市场总体融资额分别为7490亿元和15215亿元,其中IPO占比分别为8.9%和10.4%。按此计算,最近三年再融资在A股融资总额中的平均占比高达九成以上。

  无论从整体还是单只平均募集额来看,市场所担忧的资金分流压力,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再融资整体规模偏大,以及后续解禁减持的担忧。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单祥双说。

  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形式单一,大多偏好增发。巨量增发似乎变成万能的巨额集资模式,最终却由股民买单。董登新说,这种乱象必须整治。

  野蛮减持背后:弃船式套现挑战底线
  除了天量再融资,大量的减持成为A股身上的另一个出血点。

  2015年上半年,牛市行情引发频频减持,大股东套现规模高达5000亿元。经历异常波动之后,监管层在2016年初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作出明确规定。但就在这个市场亟须休养生息的年份,减持规模仍达约3600亿元。

  基于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或者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合理减持,本无可厚非。但一年间,借道大宗交易规避相关监管的过桥减持频频发生,无视监管层三令五申的违规减持也绝非个案。形形色色的野蛮减持挑战着市场的承受能力,以及包括监管机构在内各方的底线。

  尤其是约20家上市公司股东先后公布清仓式减持计划,不仅市场观感差,且负面影响大。

  本应与上市公司同舟共济的大股东,却纷纷选择减持甚至抛空手中的股份。这种弃船式套现行为无疑消耗着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乃至整个市场的信心。凯石益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仇彦英说。

  步入2017年之后,A股市场或仍将面临减持困扰。根据西南证券的统计,2017年沪深两市共有1030家公司的2028亿股限售股解禁,估算解禁市值高达约2.88万亿元。若按照2016年12%左右的公告减持比例推算,全年公告减持市值约达3400亿元。

  令人担忧的是,相当规模的减持套现资金并未用于创业或再投资,而是选择消费、理财,或转移海外。一些业界人士认为,这不仅使资本市场出血不止,也令实体经济面临不断失血风险。

  构建A股健康肌体 堵住出血点成当务之急
  A股承担着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优化资源配置的重任。业内人士呼吁,面对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带来的叠加冲击,监管层应尽快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则,对再融资和减持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和规范。

  一方面,以兼顾企业融资需求、市场承受力为前提,通过提高标准等方式适度放缓再融资节奏,以缓解后续再融资解禁后的减持压力。同时,及时披露未来一段时期再融资规模,加强对市场的预期引导。

  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相关政策,提高信息披露要求,完善IPO上市时减持政策和减持承诺。对大股东疯狂减持,特别是清仓式减持进行约束,对违规减持予以严惩。

  值得注意的是,因发行主体要求低、透明度不足,作为再融资首选方式的定向增发暴露出过度融资,及机构间利益勾兑等诸多问题,已引起监管部门关注,新的规范政策也在酝酿之中。

  加强监管一直是健康稳定发展资本市场的要求。2017年以来,金新农汉王科技金杯汽车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因违规减持而遭遇监管处罚,也显示出对大股东减持行为规范趋严的态势。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有赖于资本市场健康的肌体。对于年轻的A股而言,完善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重建新陈代谢机能之外,堵住疯狂再融资和野蛮减持两大出血点,已成当务之急。

 


  新华社:堵住“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两大出血点
  进入2017年以来,A股持续弱势震荡,创业板指数更出现罕见“八连跌”,不少舆论把下跌归因于IPO常态化。与此同时,市场目光更聚焦“天量”再融资以及后续解禁减持的预期。

  据新华社报道,证监会披露数据显示,2016年IPO及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再融资规模创下历史之最。有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新股筹资规模为1476亿元。粗略统计,在“史上第一融资年”,以再融资方式增加的市场供给8倍于IPO。相似的情形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上演。2014年、2015年A股市场总体融资额分别为7490亿元和15215亿元,其中IPO占比分别为8.9%和10.4%。按此计算,最近三年再融资在A股融资总额中的平均占比高达九成以上。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形式单一,大多偏好增发。巨量增发似乎变成万能的巨额集资模式,最终却由股民买单。这种乱象必须整治。

  除了“天量”再融资,大量的减持成为A股身上的另一个“出血点”。2015年上半年,牛市行情引发频频减持,大股东套现规模高达5000亿元。经历异常波动之后,监管层在2016年初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作出明确规定。但就在这个市场亟须休养生息的年份,减持规模仍达约3600亿元。步入2017年之后,A股市场或仍将面临减持困扰。根据西南证券(600369)的统计,2017年沪深两市共有1030家公司的2028亿股限售股解禁,估算解禁市值高达约2.88万亿元。若按照2016年12%左右的公告减持比例推算,全年公告减持市值约达3400亿元。令人担忧的是,相当规模的减持套现资金并未用于创业或再投资,而是选择消费、理财,或转移海外。一些业界人士认为,这不仅使资本市场“出血”不止,也令实体经济面临不断“失血”风险。

  业内人士呼吁,面对“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带来的叠加冲击,监管层应尽快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则,对再融资和减持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和规范。

  一方面,以兼顾企业融资需求、市场承受力为前提,通过提高标准等方式适度放缓再融资节奏,以缓解后续再融资解禁后的减持压力。同时,及时披露未来一段时期再融资规模,加强对市场的预期引导。

  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相关政策,提高信息披露要求,完善IPO上市时减持政策和减持承诺。对大股东疯狂减持,特别是“清仓式”减持进行约束,对违规减持予以严惩。

  值得注意的是,因发行主体要求低、透明度不足,作为再融资首选方式的定向增发暴露出过度融资,及机构间利益勾兑等诸多问题,已引起监管部门关注,新的规范政策也在酝酿之中。(证.券.时.报.网.)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