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车”首月:百亿资金北上抢筹白马股_主力研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主力研究 >> 文章正文

深港“通车”首月:百亿资金北上抢筹白马股

加入日期:2017-1-5 8:21:29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原标题:深港“通车”首月:百亿资金北上 抢筹白马股)

南冷北热,是深港通运行首月所呈现的鲜明特点

2017年1月4日,深港通正式启动已“满月”。数据统计显示,深港通的南、北向交易截至目前累计均获得资金净流入。从交易数据来看,资金北上意愿更为强烈。深股通首月获超过160亿元的净流入;以前十大活跃个股分析,此类资金更偏爱格力电器五粮液等具有龙头地位的白马股。

对于“南冷北热”是否会持续,市场目前存在一定分歧。有分析师接受采访时称,深股通交易活跃主要受益于深市提供的稀缺标的,港股通或依然走弱。但也有观点强调,结合沪港通、深港通的数据整体来看,过去一个月资金整体仍以南下趋势为主;考虑到两地市场估值差和人民币贬值预期,港股市场仍有配置需求。

而作为深港通启动的更深层意义,沪、深、港三地共同大市场已全面运行。港交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点评称,深港通首月运行顺畅。伴随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运行,两地市场的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已有更密切的沟通和协调,未来会继续丰富互联互通计划。

深港通首月运行平稳

2017年1月4日,深股通与港股通(深)当日均获得资金净流入。至此,深港通启动后的首月里,北向、南向交易均连续20个交易日实现资金净流入,并分别获得资金净流入164亿元人民币、72亿港元。从具体数据来看,资金北上的意愿更为强烈。

受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深港通开通后的表现与沪港通有较大差距。以启动首日的表现为例,深股通、港股通(深)首日已用额度占比分别为20.85%、8.51%;而沪股通开通首日时,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130%、17.68%。此外,以每日130亿额度来计算,目前深股通的使用率也多在10%以内。

“作为对沪港通的补充与完善,深港通引入的资金增量有限,难以重现2014年沪港通开通的资金热潮。”申万宏源港股策略资深高级分析师王海涛接受采访时强调,基于深市与沪市股票在交投活跃度、估值以及中小盘股比例上的差异,未来深港通、沪港通可能实现优势互补,但这一特点在短期内还未显现。

港交所方面在接受采访时总结称,深港通首月运行顺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内地机构投资者会选择港股通作为海外投资的渠道。”

港交所方面表示,自2015年内地基金公司获准使用港股通,如今其已经成为港股通投资者的重要一员。目前,保险资金也在获准参与港股通,香港交易所一直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议及主要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许多内地保险公司都对港股通表示出浓厚兴趣。

“这都显示了内地监管机构对沪、深港通作为内地资金境外资产配置重要渠道的信心。”港交所方面还称,两地市场监管机构及沪港两地交易所已有更密切的沟通和协调,未来还会丰富互联互通计划,并在适当的时候通知市场。

百亿资金北上抢筹白马股

南冷北热,是深港通运行首月所呈现的鲜明特点。尤其是在同期的沪股通有近百亿资金净流出之时,资金通过深股通北上的意愿仍很强烈。

“‘南冷北热’这个局面在市场预期之中。因为北上资金相对南下资金的可选择性更高。”王海涛接受采访时称,深港通此次为内地投资者新增102个港股投资标的,新增标的主要为恒生综合小型股,其余315只可交易的港股标的此前就可以利用沪港通进行投资。但另一方面,此次港股投资者则迎来881个新增标的,其中不乏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优质白马股。

港交所提供给记者的统计还显示,正是此类稀缺标的吸引了北上资金的注意力。数据显示,去年12月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跃个股分别为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五粮液洋河股份海康威视、潍柴动力、平安银行、印纪传媒、万科A西山煤电

王海涛还预计,未来半年港股通(深)交易依然趋弱,主要因为部分机构投资者开通深港通交易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且深港通新开通标的多数为小盘股,内地机构参与度较低。“除非沪市港股通每日额度用尽才会看到深市港股通交易变热。”

对于“南冷北热”是否持续,市场也存在不同观点。有分析师就表示,即便资金北上的趋势仍延续,当前深股通的增量资金对深市影响也有限。此外,A股优质白马股仍占少数,而高估值的劣势也让资金大举北上的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

国金证券大类资产配置资深分析师徐阳也表示,目前港股的配置价值仍超过A股。这主要是因为港股与美股联系紧密,而美股目前仍处于上行通道,客观上对港股形成利好。此外,人民币贬值预期仍在,港币相对于人民币处于升值状态,这也利于资金配置港股。

相关专题:百强企业网上巡展-潍柴动力(2013-07-01)

涨停敢死队“目标股”曝光
标签: 港通 港股 通车 白马股 潍柴动力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