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投行业来说,2017可谓影响深远,根据IT桔子收录数据,2017年1-11月国内融资事件2829起,公布融资金额近600亿美元;并购事件590余起,并购总额达660亿美元。作为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机构,华兴资本也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2017年华兴资本完成私募融资交易55个(不含早期融资平台华兴Alpha),私募融资额超过120亿美元,约占中国私募融资总额20%;完成并购交易5个,交易总规模超过80亿美元,约占中国TMT领域并购总额12%。
接下来,我们对应华兴这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来回顾2017的资本市场变化。
一.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资产端
总体来看,2017年投资人变得理性和谨慎。市场并不缺钱,但投资人对项目变得挑剔,项目执行周期也有所延长。
投资管理-资金端
2017年,受到二级市场上涨替代效应的影响,一级市场募资难度有所加大,市场稳中有降,募集基金数量和金额均有所降低。

华兴夹层基金
2017年,华兴夹层基金作为华兴资本旗下首支专注于夹层机会的基金开始筹备,聚焦成熟期新经济企业的债权、夹层以及并购融资,通过股债混合配置,实现风险可控、收益均衡。
二.财务顾问
财务顾问-成长期与成熟期
私募融资市场交易数量和金额在2017年一季度触底后开始缓慢回升,全年保持相对平稳水平。人民币投资人保持活跃,交易数占比不断攀升到80%以上;美元投资的数量占比虽然在下降,但单个项目金额较大,整体交易金额仍占40%以上。
在市场整体审美从规模向效率转移的过程中,在多个热点领域沉淀下来的头部资产。另一方面投资人在一些热点的新兴领域也在加强布局。
财务顾问-早中期融资
2017年的早中期融资市场较去年有显著的回暖,寒冬过后,存活下来的项目品相不错。新一轮资本春天来临,投资机构“弹药”充足,但更加理性和谨慎。
财务顾问-兼并收购
2017年的互联网并购市场总体上延续了去年的相对谨慎态度。从交易金额、交易数量到大额交易的出现频率都有所下滑,但在各个子领域里,依然爆发出不少明星交易。
垂直领域行业整合持续发生,同类合并已经成为重构市场格局的典型手段。经过了2015年最初一波同类合并热潮的洗礼和验证,行业整合交易所带来的资源集中、流量整合和成本降低的效用已经被市场所熟悉和认可。
流量/场景获取和行业赋能是今年战略并购的主要逻辑。随着移动互联网各个子领域的线上渗透率达到天花板,如何以低成本获取优质流量成为互联网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平台型互联网公司依托于基础设施、技术能力和商业变现等方面的积累和优势,积极探索为行业和企业赋能。
后重组新规时代,A股市场在严监管下前进。在并购重组市场上打击炒壳,从严监管借壳,封堵不符合IPO要求的资产通过规避借壳快速上市的路径,同时在IPO市场上加快审批速度,并从严审核限制问题资产。

三.证券
证券-香港、美国
2017年海外资本市场非常活跃,华兴证券成功完成当中多宗瞩目交易。
海外上市方面,美国以所筹集资金额领跑全球上市地点,上市公司主要来自教育、互联网金融与行业。
证券-中国大陆
从一级市场来看,中国证监会从融资频率、融资规模等方面对再融资规则进行了修订,2017年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急剧缩减。
从二级市场来看,在金融去杠杆推进、市场流动性偏紧的背景下,2017年 A 股上半年整体处于震荡调整的态势,但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企混改步入新阶段,A股市场在6月后开始企稳并稳步上行。
从政策层面来看,监管机构对于新经济企业上市也体现出更高的热情和接纳度。
四.结构化金融
结构化金融业务是华兴资本在2017年布局的一个新的业务板块,通过专业化的风险定价、系统性的产品设计、现代化的交易安排,为新经济客户提供更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融资工具,搭建新经济资本市场中的信用与流动性定价体系。
2017年, 华兴资本首次针对性推出“优质企业混合债权融资产品体系”,为新经济领域中的优质企业和企业家提供成本更经济、方式更灵活的多样化融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