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上报公募FOF获得证监会首次反馈:各家收到反馈大多是和法律法规相关的问题。
根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的公开数据,截至3月17日,基金公司一共上报了59只FOF基金产品,其中,证监会在今年受理了16只FOF产品。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以下简称《FOF指引》)正式发布并于9月11日实施。准备已久的公募基金终于迎来了可以大发展的时期。
随即,基金公司开始纷纷上报产品,基金经理参加考试获得FOF基金管理资格,证监会受理产品的速度也颇为迅速。紧接着,春节过后,获得受理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产品运营部、监察稽核等涉及到FOF的相关部门的大批人马一同赶往证监会,从各个方面进行产品问题的答辩。近期,针对上次答辩,已经有多家基金公司得到了证监会的反馈。
据了解,此次反馈的意见中,各家收到回馈大多是和法律法规相关的问题。比如基金产品名称是否和投资策略一致,需要基金公司论证一致性,以免误导投资者。FOF本身投资范围广,理论上有20%的额度可投股票、债券等,如果合同涉及到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就需要说明,为什么投,怎么投,有没有必要投。此外,还有产品运营、估值方面的问题。
“因为是初期上报,尚未有标准化的合同,可能格式内容都不太标准,需要共同修改解决。产品本身要有论证和说明,不能出任何的纰漏。回复给证监会之后,等待他们的第二次反馈,普通产品的审核期是3-6个月,速度应该不会太慢。”一位接到邮件的FOF基金经理表示,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个人看来是没必要投了,因为放进去也没太大意义,FOF本身还是尽量选择基金去投资吧。
已经上报的59只FOF基金产品中,量化和智能成为不少了关键词。在一些FOF基金经理看来,利用量化模型进行资产配置优化、组合动态调整和基金精选;通过纪律化和分散化投资避免情绪波动对组合运作的负面影响,力争获取长期稳健收益。同时,智能投顾也是公募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他们希望能在智能投顾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上报的FOF多是风险较低的产品类型,在公募基金看来,因为FOF是把资产配置能力作为资产标的和基金投资标的结合起来,取得的是长期稳定的回报,具有较好的风险收益。因此,公募FOF产品应当具备流动性好、持仓分散、结构清晰等特点,其明确定位是偏向于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北京一位FOF基金经理表示,为投资者取得稳定的长期收益是其根本目标,因此要向客户明确产品的风险,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是要控制住产品回撤,针对细分市场细分回撤区间。FOF不是简单的堆砌基金,应该是在风险控制或高收益上做出特色的FOF才可长久,海外经验也从侧面证明提供分散配置和风险控制的FOF产品是市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