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寓股份财务造假长达7年保荐商平安证券或难辞其咎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嘉寓股份财务造假长达7年保荐商平安证券或难辞其咎

加入日期:2017-5-17 11:18:43

  不到一周的时间,平安证券保荐的企业又出问题了。

  5月1日晚,北京嘉寓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寓股份)发布了两份公告,即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以及关于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市场禁入决定书》的公告。

  由于嘉寓股份招股说明书中存在虚假记载和关联交易重大遗漏等问题,证监会决定对嘉寓股份罚款60万元,对时任27名董监高罚款122万元,并对前董事长及财务总监采取市场禁入。

  这一份长达27人的处罚名单引起业内热议。而嘉寓股份上市的保荐机构正是平安证券。就在4月下旬,同样是由平安证券主办上市的鱼跃医疗宝莱特卷入内幕交易的调查之中。

  “按照目前证监会的处罚力度,对于此类在企业上市之初就开始造假并持续造假的情况,保荐券商平安证券很难不被追责。”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张远忠对法治周末记者说道。

  财务造假长达七年

  2010年于创业板上市的嘉寓股份主营业务是节能门窗幕墙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安装及服务。

  证监会公开信息显示,为了能够使财务数据中的利润更加漂亮,嘉寓股份在上市之初的招股说明书中就“动了手脚”,且花样颇多,涉及关联交易、跨期结转以及账外工资。

  2008年到2012年之间,嘉寓股份连续通过与关联方(北京东方嘉禾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资金支付与回转而增加账面资金往来。经统计,其虚假记载往来资金共10.08亿元。

  而为了增加利润,嘉寓股份在2007年至2013年连续7年间,以跨期结转成本的方式调节利润。

  在完工当期,没有以实际发行的合同成本调整合同预计总成本,在完工至最终决算前各期没有以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确认当期利润;在决算当期,以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与合同预计总成本的差异确认当期利润,致使各年度利润成本结转不准确、不及时,人为调节各年度营业收入、成本和利润,共涉及金额约9499万元。

  同时,嘉寓股份还在2012年度、2013年度,嘉寓股份用账外资金发放员工薪酬,通过少计提当期应付职工薪酬方式多计利润,其中2012年度多计利润155.46万元,2013年度多计利润534.27万元。

  这些问题,既存在于上市之前的招股说明书中,而且上市后的几年中仍然存在,涉及金额也不是小数目。而作为嘉寓股份的上市保荐人以及持续督导券商,平安证券的相关报告一直是“平安无事”。

  平安证券或难置身事外

  虽然暂时并没有平安证券因此事而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但猜测的声音早有传出。

  因为此前导致平安证券保荐资格被暂停的万福生科造假事件中,万福生科当时在五年半时间中虚增收入9.05亿元,虚增营业利润2.14亿元,涉及20名高管。证监会最终对万福生科处以30万元罚款,董事长终生禁入市场。

  对于如何认定保荐券商的责任,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告诉记者:“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中,保荐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取决于保荐人是否勤勉尽责,如果保荐人应当发现问题而没发现,或者故意忽略问题、甚至是主动协助掩盖问题,那么保荐人应当对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案件的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责任的认定也很难一概而论,平安证券是否会被卷入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证券维权律师宋一欣对法治周末记者说道。

  而会因最终结果而忐忑的或许不止是平安证券。

  公开信息显示,平安证券手中共有6家拟IPO新三板企业,其中一家正在排队,其余5家均处于辅导期。记者查询证监会网站预披露信息,由平安证券担任保荐机构的IPO企业共24家,其中包括主板企业11家,中小板企业5家,创业板8家。

  2016年12月,证监会对IPO审查规则进行修订——保荐机构即使被立案调查,已受理在审的IPO发行人、再融资、并购重组也不用被“连坐”中止审查,因此更换保荐机构的企业也不再需重新排队。

  王智斌表示:“即使平安证券被立案调查或者是被处罚,并不会对其保荐业务造成直接影响,但预计监管层会对其保荐对象格外关注,间接影响还是存在的。”

  高压监管考验券商

  被业内誉为“最严监管年”的2017年还未满5个月,券商被罚金额已接近去年全年,11家券商遭点名批评或处罚。其中,兴业证券西南证券分别因欣泰电气IPO造假案和九好集团重组案被证监会在立案调查期间暂停了投行业务。

  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累计发布了62张“罚单”,被点名处罚的证券公司多达39家。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股转系统一共给券商开了79张罚单,50家券商领罚。

  而在“严查”风暴来袭之前,2011年至2013年间,平安证券共涉及4起拟IPO或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案件。而在被暂停保荐资格后,平安证券的保荐业务在2015年初才正式恢复。

  公开数据显示,在2015年的215单A股IPO业务中,平安证券拿下10单位列券商排行榜第四名。不过在2016年的227家A股IPO业务中,并未发现平安证券的踪迹。

  “总的来说,平安证券在近几年的保荐市场还是比较活跃的,表现也相对不错。不过像嘉寓股份这样的情况,如果确有责任,就可能是在尽职调查中出现了问题。”张远忠说道。

  张远忠还表示:“从目前的监管信息来看,证券市场的仍然会持续严查重罚的情况。”

  保荐机构面临的责任压力不只来自于监管层面。嘉寓股份处罚决定书公开之后,部分投资者的开始着手准备诉讼,“如果监管层查明保荐机构存在责任,那么相关的投资者有可能会追加保荐机构作为第二被告。”王智斌说道。

  王智斌认为,上市公司可以强制退市,那么保荐人资格也应当有退出机制,要更好地实现对证券市场的规范,监管部门应当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重新评估相关保荐机构的资质问题。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