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焦炭生产贸易企业负责人近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自从发展期权业务后,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灵活性大大提升,近期,我们集团就尝试了4种交易策略,完成6笔焦炭场外期权交易。”
期权业务的推出让实体企业有了花式避险的工具,也使得企业与证券期货公司的联系更为紧密。虽然期权发展方兴未艾,但是证券期货公司并不畏惧挑战,从期权标的覆盖到打造系统机制,全方面布局提升期权业务。
模式逐步多元
期权工具在服务实体企业过程中已经显现出优势,并逐步被企业认可。场外期权声名鹊起始于“期货+保险”试点项目。南华资本金融衍生品部总监王敏楠指出,“我们参加的大商所‘期货+保险’扩大试点项目就运用了场外期权。”
除了“期货+保险”模式外,期权也被运用于其他服务模式。国信证券(行情002736,诊股)衍生品业务部副总经理何友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客户套期保值及对冲风险为主。期权已经在解决方案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广发期货常务副总经理邹功达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期货市场上的风险从本质上讲与现货市场风险是一致的,都是价格波动风险,而场外期权以期货为挂钩标的,帮助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更好防范价格风险。
场内带动场外
不过,场内期权并不是场外期权的替代版。何友文表示:“对投资大众而言,场内及场外期权分别具有各自的属性,为两种互补的投资工具。投资人原本无法解决的问题,现或许可透过结合场内外期权来解决,从而增加场外期权的需求量。”
“场内期权的推出让更多客户参与到整个期权市场,也对期权这一工具有了全新的认识;场内期权为场外期权业务风险管理提供了工具,未来随着场内市场的发展壮大,场外期权业务能更贴近实体经济,设计出期限长、结构好且价格优惠的产品。”邹功达指出。
王敏楠表示:“场内与场外期权可形成有效互补。首先,场内期权可以降低对冲风险和成本。其次,场内期权丰富了场外产品类型。”
“场内期权的存在,丰富了对冲工具,可规避以往利用期货对冲无法规避的非线性风险。在风险更能控制的情况下,业务开展便更具信心,从而增加了场外期权的供给量。”何友文也表示。
投入力度不减
虽然期权业务已经成为期货市场的焦点,不过期权发展方兴未艾。何友文称:“目前的市场及政策状态,未能对期权业务的壮大发展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例如,目前的市场政策对期权业务对冲交易量(如最大开仓量等)存在一定的限制,希望未来能够逐步予以开放。”
王敏楠也指出:“场外衍生品业务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参与者的接受程度有一定提升,但对于利用场外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策略选择及应用时机,尚不是十分成熟,还未充分发挥运用场外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效用,因此企业对市场的参与度还有待培育。”
挑战虽然存在,但是各家期货公司发展期权业务的热情不减。王敏楠指出,南华期货今年就将扩大场外业务交易规模,交易品种更加丰富,交易结构更符合实体企业需求。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寻找市场存在的套利机会,多元化盈利模式。
何友文也表示:“公司将从客户、期权标的、期权类型三方面拓展期权业务。客户方面,国信证券将与子公司国信期货及分支机构有更紧密的合作,积极地开启通道,使更多实体企业参与到期权业务里。期权标的方面,商品期货除了部分流动性不佳者,可承做标的已几乎完全覆盖,且国信证券不局限于商品标的,股票指数、ETF皆为原有标的。另外,个股期权也在推进当中,计划于今年推出,国信证券也将其纳入标的准备。期权类型方面,因应市场需求,今年新增了许多新类型,包含价差期权(其中一个应用为目前很热门的钢利润期权)、远期起点期权、亚式期权、亚美式期权等。”
邹功达指出,广发期货今年将建立完善“风险流通”机制。风险也是“商品”,有价格,有买方,也有卖方,我们就需要做到尽可能广泛地找到风险的需求方和规避方,比如通过期权,实体企业规避价格损失或提前兑现未来或有收益;同样,金融投资者主动承担风险,博取超额收益或为持有收益进行损失保护。所以将场外期权嵌入到集团传统的经纪业务中,打造全覆盖的服务“触角”,为企业真正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