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银行:2019年策略“弱周期”or“强周期”

加入日期:2018-12-27 8:27:09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27 8:27:09讯:

  机构:中泰证券

  年度策略主要分析银行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定位”,在复杂宏观中寻找银行业的坐标。在银行板块,年底由于交易因素明显下跌后,这种探讨有一定价值:“弱周期”则有好的配置价值,“强周期”则需要放弃。我们看好银行股明年的配置价值!

  一、资产质量与宏观经济:弱周期性

  资产质量与宏观经济:“弱周期”。我们认为资产质量缓慢下行,好于预期:1、银行资产质量与宏观经济的“非线性”:资产质量主要在乎企业能否活着还利息,经济下滑失控,资产质量不会大幅恶化。2、我国银行业贷款集中于“政府信用”,国有企业、基建领域、房地估计在70%以上,资产质量与系统性风险高度相关。3、微观层面,08年-14年行为激进带来的存量风险消化较多,处理的不良贷款额在4万亿,在大行的贷款占比6%;16-18年,银行放贷是比较谨慎的,新增以按揭和大型企业为主。

  二、“存贷利差”与宏观经济:供求关系角度

  存贷利差与宏观经济:供求关系角度。19年贷款需求变弱,贷款供给端监管中性,贷款利率下行是较确定的。但贷款利率不会快速下行,原因是贷款供给不会明显增加:资本和存款约束明显,银行的贷款(社融)供给增速约束在在9%-10%以内;同时“弱刺激”政策让银行自担风险。贷款的供求关系在中长期会处于“弱平衡”状态,贷款利率缓慢下行,银行业中长期盈利能力不会明显削弱。存款压力持续,实体经济派生存款能力减弱。同业负债成本维持低位是明年净息差的靓点。2019年,净息差缓慢下行。

  三、银行投资逻辑的变化:估值稳定下的稳健收益

  2019年银股投资逻辑:基本面稳健+估值稳定。1、我们系统回归了银行14年的表现,银行收益主要源于基本面超预期,而市场偏好抑制其估值提升;呈现出“基本面持续超预期+估值下降”的特征。2、明年银行所处环境:金融监管中性、总量政策弱持续、倒逼的市场化改革增加。3、未来银行的投资逻辑转变:银行业高增长是“明日黄花”,但业绩的稳健性会超市场预期(“弱周期”性),估值由于市场资金结构的变化而保持稳定。2019年,银行股会带来相对稳健收益。

  四、2019年银行选股逻辑:资产质量+业务方向

  个股选股逻辑:资产质量

  个股资产质量分化。2019年,行业又开始面临资产质量下行的压力,银行之间的资产质量分化加大。

  银行利润对信用成本(资产质量)最敏感。敏感性测试表明,信用成本下降5bp,利润同比增速提升2.5-3个百分点;信用成本下降10bp,利润同比增速提升5-6个百分点。

  个股选股逻辑:业务发展方向

  银行业中长期发展方向:个人零售、小企业贷款;前提是控制好风险。

  2019年业务增长点:高等级的基建项目、小微企业贷款增加、个人零售贷款;同时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个人零售贷款、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在增加。

  风险提示

  经济下滑超预期。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若企业或个人面临偿债困难,银行经营面临压力,同时不良贷款会集中暴露,资产质量有恶化可能。

  假设条件受扰动导致盈利预测出现偏差。前期测算和假设是基于我们对明年宏观经济、银行业经营的整体判断,若出现超预期政策变动或外围环境影响,将会导致假设条件收到扰动,进而影响我们的测算结果。

(文章来源:格隆汇)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