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距工业富联(行情601138,诊股)(即富士康)新股申购日尚有1周时间,有媒体报道称,据接近工业富联的人士透露,工业富联已完成IPO战略配售投资者的初步遴选,以BAT为代表的国内最大几家互联网巨头,都在最终确定的战配投资者名单内。
何为战略配售者?BAT齐齐落子又有何玄机?
自带锁定期的战略配售者, 平衡未打折扣的巨量资金
工业富联本次IPO发行所募集资金募资总额达272.53亿元,较获批前的计划募资额并未出现缩水。
270多亿元的募资额,放到今天收市的A股市值排行榜来看,轻松杀入沪深两市企业市值总排行榜的前10%。进一步讲,270多亿元的募资额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0%,如不考虑发行后大概率的涨停可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业富联的总市值将力压万科,登顶A股市值前20强。
此前,已有市场人士指出,工业富联本次发行的募资总额未打折与其在发行方式、回拨机制及锁定期设置发生重大变化不无关系。
工业富联本次发行采用战略配售、网下发行、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此次传出的消息来看,BAT入围的正是战略配售者的名单。
本次新引入的战略配售者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
就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两大概念而言,战略两字,更多被赋予了经营上取长补短,以求协同并进的意味。
在工业富联的询价公告中,将战略配售者限定为以下三类:
(1)具有良好市场声誉和市场影响力,代表广泛公众利益的投资者;
(2)大型国有企业或其下属企业、大型保险公司或其下属企业、国家级投资基金等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投资者;
(3)与发行人具备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且有意愿长期持股的投资者。
如此来看,最符合BAT定位的当属第三大类:“具备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的投资者。”
工业富联本次发行最大的股数给了网下发行,预计占比49%;其次就是BAT参与的战略配售,占比为30%;最后的21%则采取传统的网上发行方式,广大中小投资者可以凭此参与工业富联上市的盛宴。
与网上发行的股票无流通限制及锁定安排,上市交易之日起即可流通的惯例不同,战略投资者获配的股票中,50%的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50%的股份锁定期为18 个月。其中,为体现与工业富联的战略合作意向,部分投资者可自愿延长其全部股份锁定期至不低于36个月。
与悠长的锁定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战略配股者并没有富裕的签约考虑期。
据询价公告,今日开启初步询价后,明日,5月18日即为战略投资(配售)缴款截止日。
高调打造工业互联网概念
本次工业富联高达270多亿元的募资总额,主要投向下列八大项目:
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总投资额约21.17亿元)、
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总投资额约10.05亿元)、
高效运算数据中心(总投资额约12.16亿元)、
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总投资额约49.68亿元)、
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总投资额约6.33亿元)、
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总投资额约51.08亿元)、
智能制造(总投资额约86.62亿元)、
智能制造产能扩建(总投资额约35.45亿元)。
虽然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项目排在首位,然而投资金额仅占募资总额的7.77%,更多的投资流向则是智能制造产业的升级、研发和扩产,占比为63.53%。据招股书,所谓智能制造主要是指高端手机精密件和智能手机精密机构件等产品类型。
前述接近工业富联的人士表示,战配投资者的入围标准首先考量与工业互联网业务能否形成战略协同效应,合作提供软硬结合、虚实结合的科技服务解决方案,互补于工业富联擅长的“硬”和“实”,代表“软”和“虚”的互联网公司顺理成章成为优先选择的对象。
《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富士康集团有关部门,其表示不评论市场及媒体传言。而阿里方面同样表示对上述消息不予置评。京东方面则表示暂时没有类似的产业布局。
有意思的是,监管部门的反馈意见对工业富联在第一版招股书中的有关概念表述进行了质疑:
招股书披露,“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同时“不利因素”部分还披露“统一的技术标准是工业互联网设计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依据”、“工业互联网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工业互联网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请发行人补充披露公司名称含“工业互联网”的原因、该等称谓是否客观准确且有充分依据。
而正式定稿的招股意向书中,工业富联对工业互联网的描述则修改为:工业互联网的重点功能包括:①客户关系管理②制造业供应链管理③产品与设计技术管理④生产过程优化⑤生产设备监控管理⑥质量控制系统管理⑦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⑧安全生产及数据信息管理。
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软硬结合的布局如果成功推进的话,对合作双方都是互利共赢的局面。对BAT等互联网巨头而言,除了线上业务,“落地”也是他们迫切的愿望,此前,在联通混改中,上述互联网巨头入股联通就是布局之一。而对于工业富联而言,软件结合的智能设备无疑能够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模式做得比较成功的则是预计近期在香港上市的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