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广发基金张东一: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加入日期:2021-1-19 13:31:5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19 13:31:58讯:

  “神之一手”,是多少围棋大师毕生的追求;就如同股市当中,有多少投资人期待能够买到改变一生的那只股票。但事实上,真正带领围棋选手走得长远的,却是稳定与持续。在围棋圈内,更推崇的是另一句术语:“善弈者通盘无妙手。”就是说真正的高手,一整盘棋下来往往平淡无奇,不需要出奇制胜、力挽狂澜的“妙手”。

  “通盘无妙手”考验的是经过日复一日训练之后体现出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投资行业中,我们将其称之为“稳定性”。

  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张东一,在12年的投研经历中,她总是不急不躁,在坚定与从容间,远谋、深思、举棋、落子,她把投资看作是下棋,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更看重全局的稳健,以及最后的胜利。

  广发价值核心拟任基金经理张东一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1月14日,张东一管理时间最长的广发聚优A自2016年7月份以来任职回报达到202.45%,年化回报率达28.05%;广发估值优势自2018年9月21日成立以来的累计回报率达到188.70%,过去两个完整年度都实现正收益。

  深度研究是提高胜率的基础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说:“投资并不简单,认为投资简单的人都是傻瓜。”

  从入行第一天开始,张东一就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投资的研究和学习当中。2008年进入广发基金担任研究员的时候,她覆盖大消费的几个子行业,包括零售、纺织服装、家电等。当时,零售和服装行业很多好公司都是在港股上市,因而,她会在工作之余花时间去研究港股中优秀的公司。

  “当时国内的A股基金还不能投资港股,公司也没有让我去研究港股,但我就是喜欢做这件事情,觉得很有意思。”张东一说,研究港股零售龙头企业的发展路径和核心竞争力,分析它们在财务和经营方面的特征,有助于她理解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再逐渐去挖掘类似的机会。

  通过对A股和港股的比较研究,张东一更快地成长起来,在“核心资产”的概念还没有在国内兴起时,她已经对A股中比较稀缺的龙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了深入的研究和认识,也习惯于用全球视野审视“好公司”的标准。

  主动学习,不断拓展研究范围和能力圈,让张东一担任基金经理之后的投资视野也更加广阔。分析广发估值优势的持仓可以发现,张东一重点配置的行业包括制造业、消费、通信服务、医疗保健、金融等,细分行业涉及消费、医药、金融、地产、环保、电子等多个行业,投资标的既有A股中的龙头公司,也不乏港股中亮眼的消费、互联网明星公司。

  担任基金经理之后,张东一依然把研究放在第一位。她认为,研究是投资的基础,只有研究做好了,才知道投资的标的质量和价格是否合适,才能提高投资的胜率。

  “如果没有研究作为基础,投资和风控都会偏意识流,那样的投资更多是凭感觉,追逐市场趋势。”张东一说。

  广发估值优势成立于2018年9月21日,当时A股正处于调整阶段,很多机构选择逢低加仓。但张东一却显得异常冷静,认为市场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硬是“忍了一个多季度基本没有建仓”,广发估值优势2018年年报显示,该基金股票仓位仅为17.60%。

  直到2019年初,判断市场已经进入底部区域之后,张东一果断布局了一批优质的消费股,股票仓位在2019年一季度提高到81.86%,李宁、五粮液顺鑫农业泸州老窖等一批重仓股为基金贡献了可观的超额收益。

  “研究深度是基金经理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对这个行业或公司的认知和理解更深,才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其进行估值,并且有勇气在它们低估时买入,而不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张东一说。

  用合理的价格买好公司

  不同的气候年景会收获不同的作物,投资当中,入行时点的不同,也将塑造基金经理不一样的投资风格。

  张东一在2008年熊市入行,当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谨慎悲观的市场氛围让她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企业质地,耐心拆解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上市公司的产业逻辑、商业模式、财务状况等,基于这三个因素深刻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分析影响股价的主要矛盾,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好公司,哪些企业具有穿透周期的生命力。

  在后来的从业经历中,重视企业基本面研究,注重把握企业的商业本质,成为张东一贯彻始终的原则。凭借着扎实的研究基本功,张东一在2014年从研究转到投资岗位,管理绝对收益目标策略的专户产品。两年多的专户投资经历中,让她形成了重视风险控制、以合理的价格买好公司的投资理念。

  “长周期投资最优的策略就是在估值合适的情况下买入好公司,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建立一套有体系的策略,并且严格地执行它。”在组合构建上,张东一的核心持仓是具有中长期高ROE和稳定增长的好公司,通过长期持有获取稳定增长带来的回报。卫星仓位则采取PB-ROE策略,即以PB作为衡量股票估值的指标,以ROE作为衡量股票盈利能力的指标,挑选中短期风险收益比较好的品种。

  “PB-ROE策略的特点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标的,优势是可以回避一些周期高点和市场热度较高的行业和标的,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组合波动。”张东一说。

  就像一盘棋的开局,张东一从一开始就为自己设定好了进攻和防守的方向。将核心持仓配置在中长期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比较高的资产,这是巴菲特等价值投资大师验证过的能够穿越周期的方法,也是张东一组合配置的主力进攻军团。将一定比例的卫星仓位配置在PB-ROE策略,则让基金进可攻、退可守,帮助基金组合平滑收益曲线,让基金持有人能够有更好的投资体验。

  “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在某些阶段不太稳定,偶尔会出现某一类风格股票的阶段性高估或低估。在这样的异常点出现时,买入相对其ROE,PB低估的资产,长期一定会出现估值修复。”张东一说。

  布局港股寻找更多机会

  从研究员时期开始,张东一就有意识培养自己全球化的研究视野,她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个研究习惯,就是常常会去看海外一些上市公司的年报、公告等资料。张东一认为,相比海外成熟公司,国内上市公司的发展历史相对比较短,因此,研究海外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成长路径,对研究A股有比较好的参考意义。

  管理公募基金的近5年时间,张东一也逐步拓展自己的投资范围,在2018年管理广发估值优势时就开始将港股纳入投资范围。从该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组合中有美团、腾讯控股、李宁等港股明星公司,长期持有这些优秀公司,为基金净值贡献了良好的回报。

  “港股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内地企业,企业运作大环境、运作形式、价值观跟我们一脉相承,研究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但港股不设涨跌停板,流动性不像A股充裕,这对选股的严谨性、前瞻性要求比较高,对研究的长期性和研究基本功的严谨性要求更高。”张东一介绍。

  在张东一眼中,A股和港股是两个可以互补的市场。港股在互联网行业、新兴消费服务、创新药等有相对稀缺的优质企业,多一个市场选择,可选范围更宽,也可以降低风险。“基金经理相当于一位厨师,当后厨有更多熟悉的食材可供选择时,我们也能更好地根据不同时令烹调出合时合味的美食。”张东一表示,她会根据行业周期状况和擅长的领域有不同的权重选择。

  Wind统计显示,2021年刚开始,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截至1月15日,累计净流入1375亿港元。张东一也尤其看好今年港股的表现,她指出,港股企业营业收入与名义GDP增速高度相关,2021年国内经济修复,将对港股盈利形成支撑,盈利牛市可期。同时,港股当前的估值水平仍在合理区间,而AH股溢价已处高位,后续或有收敛,预计港股中与经济相关的顺周期行业和公司会有较好的向上弹性。

  1月20日起,拟由张东一担任基金经理的新基金——广发价值核心(A类:010377,C类:010378)将在招商银行、广发基金直销等渠道发行,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占比最高为50%。

  张东一介绍,新基金采用“核心+卫星”的策略,核心仓位布局现金流回报比较高、预期长期增长比较稳定的高ROE企业,卫星仓位则挑选中短期风险收益比较好的品种。

  基金经理简介:

  张东一,约克大学理学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双料硕士,数理金融学和财务会计学双学位,12年证券从业经历,近5年公募管理经验。现任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担任广发聚优、广发估值优势、广发消费升级、广发品质回报等基金经理。

  (CIS)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