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暴跌!美国通胀再度爆表,核心CPI创40年新高,暴力加息预期加大,美股开盘急挫……

加入日期:2022-10-13 22:58:2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10-13 22:58:22讯:

  北京时间10月13日20时30分,美国公布了9月的CPI数据,又超市场预期。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8.2%,预估为8.1%,前值为8.3%;美国9月CPI环比上涨0.4%,预估为0.2%,前值 为0.1%。

  通胀数据发布后,美股期货直线跳水,纳指期货跌幅扩大至3%;美元指数瞬间暴力拉升约80个点,报113.56;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直线跌破7.23,跌幅达0.9%;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47日元,创下1998年8月以来的新低。富时A50中国指数期货跌1.22%。

  美股开盘即暴跌,纳指跌2.74%,标普500指数跌2.06%;大型科技股普跌,英伟达跌逾5%,亚马逊、特斯拉跌逾4%,奈飞跌逾3%,Alphabet、苹果跌近3%。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超5%。

  不过就在刚刚,拜登发表声明称,今天的CPI报告显示,我们在对抗通胀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尽管还有更多工作要做。与通胀做斗争仍是首要任务。随后,美股出现一定的反弹。

  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时刻,全球投资者像今天这样如此高度关注美国CPI数据。因为这个数据直接决定着美联储接下来的加息力度,加息力度则极大影响着美股的走势和美元的走势,同时也影响着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进而把这一系列的风险再传递到全球各个国家。

  这次CPI超预期,美联储后期加息预期如何?绵绵加息路何时是个头?

  美国9月份CPI又超预期,

  美股跳水,美元指数暴涨

  北京时间10月13日20时30分,美国公布了9月的CPI数据。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8.2%,预估为8.1%,前值为8.3%;美国9月CPI环比上涨0.4%,预估为0.2%,前值 为0.1%。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6.6%,预期6.50%,前值6.30%。

  

  通胀数据发布后,美股期货直线跳水,纳指期货跌幅扩大至3%;美元指数瞬间暴力拉升约80个点,现报113.56;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直线跌破7.23,跌幅达0.9%;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47日元,创下1998年8月以来的新低。

  美股开盘就暴跌。纳指跌2.74%,标普500指数跌2.06%;大型科技股普跌,英伟达跌逾5%,亚马逊、特斯拉跌逾4%,奈飞跌逾3%,Alphabet、苹果跌近3%。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超5%,哔哩哔哩跌超11%,小鹏汽车跌近10%,蔚来、Boss直聘、爱奇艺、贝壳、百度跌超6%,阿里巴巴、网易、拼多多、京东跌超5%。

  欧股跌幅扩大,法国CAC40指数跌2%,德国DAX指数跌1.21%,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47%,意大利富时MIB指数跌1.24%。

  我们看到,美国今天公布的9月CPI同比数据和环比数据再度超出预期。尤其是核心CPI数据创下40年来最高纪录。这意味着,今年以来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举措下,美国的通胀风险并未得到有效揭制,后期加息的预期仍旧高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CPI,另外两个备受市场关注的数据:9月非农就业数据和PPI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

  上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9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了26.3万,高于经济学家普遍预测的25万。美国9月失业率更是意外下降至3.5%,低于3.7%的前值和预期值。

  昨日公布的PPI数据则显示,美国9月PPI同比上升8.5%,高于市场预期的8.4%;环比上升0.4%,高于市场预期的0.2%,并扭转了8月0.1%的跌势。

  美股今夜又难熬了

  按照日程,美联储将于11月2日公布新的议息结果。在超预期的非农就业数据和PPI数据公布后,市场普遍预计11月将加息75个基点。今天CPI公布,进一步加重了美元加息的预期。

  巴克莱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至少在过去十年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经济指标像今天的CPI一样与市场走势呈现高度负相关。

  CPI数据公布当日美股的走势更加证实了这一点。就在上个月,当美联储公布了超预期的CPI数据后,标普500大跌4.32%,纳斯达克更是暴跌5.16%。

  价值线统计了今年前8次CPI数据公布后美股的走势,发现标普和纳指有7次都是收跌的,1次收涨。下跌的7次中,有6次CPI是超预期的,1次与预期持平;而上涨的一次,也恰好是美国月度CPI数据唯一一次低于预期的。

  美国月度CPI数据与美股涨跌对应表:

  

  或许正是因为CPI和美股走势的相关性越来越强,在9月CPI数据公布前,多家大型投资机构已经大胆的给出了今晚美股走势的预测。

  摩根大通表示:

  如果CPI同比涨幅高于8.3%,这将注定又是一个美股暴跌5%的日子;

  如果CPI同比涨幅位于8.1%-8.3%,标普500指数跌幅可能在1.5%-2%之间;

  如果CPI同比涨幅位于7.9%-8.0%,这可能足以引发一轮反弹;

  如果CPI同比涨幅低于7.9%,标普500指数可能大涨2%-3%。

  另一家知名投行高盛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如果CPI同比涨幅高于8.2%,标普500指数料将下跌逾3%;

  如果CPI同比涨幅位于8%-8.2%,标普500指数料将下跌1%-2%;

  如果CPI同比涨幅位于7.8%-7.9%,标普500指数料将上涨1%-2%;

  如果CPI同比涨幅低于7.8%,标普500指数料将上涨逾3%。

  现在,CPI数据已经新鲜出炉为8.2%,预计美股今天跌幅在1-2%之间。

  除了对美股的影响外,9月美国CPI之所以受到特别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是11月美国中期选举前的最后一份CPI报告。如果表现不佳,或将对中期选举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继而影响今后美国的经济政策。

  美国通胀六个月内下降一半?

  能源及疫情压力不容小觑

  美国的通胀“高烧”未来到底还会持续多久,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近日表示,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将在六个月内下降一半。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从目前的8%以上腰斩一半,降至接近4%。但真正困难的部分是从4%回落到美联储的目标值。因为这将涉及到服务业的通货膨胀,工资和劳动力市场必须冷却下来。”穆迪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表示。

  但就短期来看,要想让美国通胀降温,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少,尤其是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已然成了悬在拜登政府心头的一把“利刃”。

  美国为了压低国际油价,今年以来大批释放本国战略储备石油,期望强行压低油价,但奈何能源大国俄罗斯的战事持续不断,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也不买账。本月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决定联手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将原油总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

  美媒透露在欧佩克+宣布减产前,白宫曾试图劝说沙特将减产计划推迟一个月,但却遭到了沙特的拒绝。为啥是一个月?因为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即将于11月8日举行,石油价格的波动难免影响到拜登所在民主党的选情。

  众所周知,沙特一向是美国在中东的“小弟”,为了说服沙特增产,今年7月,拜登还放下身段亲访沙特。遭此背刺,拜登多少有些意难平。美媒还透露,白宫认为沙特此举无异于“站队”俄罗斯,拜登甚至私下警告,沙特做法“必有后果”。

  除了能源价格,通胀短期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可能是疫情。随着北半球秋冬季来临,公众室内活动增多,疫情监测显示,美国北部一些地区的感染病例数和住院病例数已经开始增加,新冠病毒传播有加剧的迹象。

  疫情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已成为推高美国通胀的直接原因之一。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日前发布分析报告说,在约1600万受新冠影响的工作年龄人口中,有200万至400万人无法工作。如取中间值计算,意味着美国1.8%的劳动力因此无法工作。

  面临着能源和疫情的双重压力,美国通胀能否如期下降,让我们拭目以待。

  通胀高烧不退,美联储加息步伐何时放缓?

  10月12日,美联储公布了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资料显示,许多与会者强调“在抑制通胀方面,采取太少行动可能比采取太多行动付出更高代价”,“历史经验表明,过早结束旨在抑制通胀的紧缩货币政策是危险的”。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显示,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将在11月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至3.75%-4%区间的预期有所加强。10月12日,市场预期美联储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81.7%,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8.3%;而仅一周前,加息75个和50个基点的概率分别为65.9%、34.1%。此后12月美联储或将继续加息,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幅度的预期集中于50个基点。

  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诊股)分析师刘政宁等指出现在就期待政策转向还为时尚早。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依旧强劲,劳动力供给未出现实质性改善,这意味着通胀风险还未解除。目前来看,9月非农数据比市场预期更好,这将大大增加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分析师明明指出,考虑到美联储前瞻指引规律、实际利率水平,预计加息终点为5%左右,年内后续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较高。当前供给端通胀有所缓解,但需求仍具有韧性,能源价格未来下跌空间有限,年内通胀回落速度或偏慢。若供应端没有新冲击,明年一季度美联储停止加息概率较大。若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升级,或OPEC+大规模减产等方面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则美国加息路径将更为激进,且届时停止加息时点的不确定性将提高。

  附件

  今年美国CPI与加息对应表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