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战火烧至乌克兰首都全球市场巨震;美国通胀持续高企加息步伐会生变吗?热战背后:芯片和汽车供应链“躺枪”|一周国际财经

加入日期:2022-2-27 10:18:0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2-27 10:18:09讯:

  本周,俄乌局势可谓风云变幻。俄罗斯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把发酵数月的紧张气氛推向高峰,乌克兰总统宣布乌方与俄罗斯断交,欧美等国相继宣布一系列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包括被认为是金融制裁“核按钮”的禁止其使用SWIFT系统……目前,战火已烧至乌克兰首都基辅。

  双方的冲突也不断刺激着全球市场的神经,多地区的股指、债券、原油、天然气、黄金、大豆、小麦、有色金属等都出现大幅的波动。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触及105美元/桶,为2014年来首次,黄金也迫近2000美元/盎司关口。

  此前,俄乌双方均释放愿意谈判的信号,但随后因对条件不满意,基辅方面又拒绝谈判,俄罗斯方面继续推进军事行动。危机尚未结束,这场危机将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各国央行的加息步伐会因此有所改变吗?芯片和汽车供应链为何会在这场冲突中“躺枪”?

  更多内容,就在《一周国际财经》。

俄乌战火烧至乌克兰首都

全球市场震荡能源板块影响几何?

  当地时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说,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此前,普京签署总统令,承认乌东民间武装自称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最新公告表示,俄罗斯武装部队已使821个乌克兰军事基础设施瘫痪。当日早间,双方战火已经蔓延到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区。27日,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地区发生炮战,为俄乌开战以来最猛烈的一次。

  26日,俄乌双方均释放出谈判意愿。但乌克兰总统办公室负责人顾问后来表示,基辅拒绝谈判,因为他们对条件不满意。在此之前,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表示,乌克兰方面已拒绝和谈,俄方的军事行动将继续。佩斯科夫说,俄罗斯总统普京25日曾下令俄军停止前进,但是乌克兰方面拒绝谈判,俄军恢复军事行动计划,主力部队26日下午继续推进。

  此外,据央视新闻报道,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26日在社交平台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于当地时间25日离开基辅,他从乌克兰首都发出的所有呼吁都是提前拍摄。

  针对乌克兰问题,欧盟将于27日以视频形式举行外长会,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将提出援助乌克兰武装力量的一揽子紧急措施供成员国讨论。联合国安理会也决定在2月27日下午召开特别会议。据了解,该会议就将乌克兰局势送往第7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进行投票。

  俄乌冲突不断激化期间,欧盟、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针对俄罗斯宣布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冻结俄罗斯在海外部分地区的资产、暂停“北溪2号”天然气项目认证。更重要的是,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26日,美国和欧盟、英国及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的几家主要银行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同时对俄罗斯央行实施“限制性措施”,防止俄罗斯央行以可能破坏制裁的方式部署其国际储备。根据几国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最新的制裁手段将确保切断俄罗斯银行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损害它们在全球经营的能力”。这意味着俄罗斯银行将无法与境外银行进行安全有效的沟通。

  受动荡局势的影响,全球多地区的股指、债券、原油、天然气、黄金、大豆、小麦、有色金属等都出现大幅的波动。

  周一至周四,由于市场担忧局势影响供给问题,美股(周一休市)、欧股和亚太市场均出现大幅杀跌,其中纳指一度陷入熊市,俄罗斯股指一度下跌50%,亚太明晟指数于周四触及2020年11月以来最低点。

  能源与部分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布伦特原油期货周四一度触及105美元/桶,为2014年来首次。被视为“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的荷兰TTF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日内涨幅一度达到41%。现货黄金一度上破1960美元/盎司,拉升超50美元。小麦、大豆和棕榈油,则触及约10年来新高。

  周五,市场迎来反转,原因是俄罗斯表现出愿意外交谈判的意向,且制裁措施未波及能源。当天,美股三大股指与欧洲主要股指均收涨,标普、纳指和纳指100均终结两周连跌。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收跌,现货黄金接连下破1890美元,荷兰TTF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盘中跌超30%。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一,若俄罗斯的原油和天然气出口受阻,将给全球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呢?

  投行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俄罗斯原油出口的问题将导致全球石油市场面临风险,这很容易使油价远高于每桶100美元的水平,布伦特原油甚至可能会突破每桶120美元的水平。”

  市场认为,若伊核协议能够恢复,或给石油市场带来一丝缓解。不过,Moya对记者表示,“如今各地的石油库存都很低,即使重启伊朗核协议,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提高产量。但是,若伊朗核谈判能迅速解决,油价飙升可能会受到限制。”

  天然气方面,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占到欧洲天然气进口量的约40%。大宗商品数据提供商Kpler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如果俄罗斯输入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量持续减少,欧洲天然气价格可能将一直位于70欧元/千瓦时以上。

  全球知名石油化工情报提供商ICIS美国LNG编辑对记者表示,今年欧洲天然气储存水平跌至多年来的历史低点,尽管欧洲的新增液化天然气供应量不断创下新纪录,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仍有极强的依赖性,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情况仍将是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的一个主要因素。

  注:以上采访内容仅代表采访对象观点,不代表《每日经济新闻》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1

美国通胀压力“高烧不退”

乌克兰危机会影响加息节奏吗?

  北京时间2月25日晚间,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6.1%,创1982年以来最大单月涨幅,前值5.8%;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5.2%,前值4.9%,创1983年以来最大涨幅。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信心不断下降。早前公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一个月前的70.6降至67.2,为2011年11月以来最低。消费者称通胀是其主要担忧。

  在通胀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3月加息,但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随着乌克兰局势的急剧升级快速退潮。

  美联储在25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半年报重申,在美国就业市场活跃的环境下,为了应对高通胀,将“很快”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在报告中表示,远高于2%目标的通胀率,以及劳动力市场“强劲”的表现,为美联储在近期加息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野村认为,为避免地缘政治风险,美联储可能会在3月避免加息50个基点,因为“在已经高通胀的环境中,乌克兰局势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会给美国消费者通胀预期带来进一步的上行压力”。不过,野村同时预计,3月后某次会议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依然非常大,以弥补首次较小的升息幅度。

  其他部分央行则表示,暂且关注局势发展,在货币政策上先保持观望的姿态。当地时间2月24日,欧洲央行管委、奥地利央行行长Robert Holzmann称,乌克兰冲突可能会推迟欧央行退出刺激政策的计划,与乌克兰冲突相关的不确定性加重,欧央行将仔细分析危机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但是他也强调欧央行仍将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

2

重磅!巴菲特2022年度致股东信出炉

  北京时间2月26日晚,股神巴菲特公布了每年一度的致股东公开信,同时公布的还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Q4)及全年财报,其中,Q4净利润为39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63%;Q4运营利润为72.85亿美元,同比增长45.1%。

  依照惯例,股东信开始还是伯克希尔的业绩与美股风向标:标普500指数表现的对比,2021年伯克希尔每股市值的增幅是29.6%,标普500指数的增幅是28.7%,伯克希尔跑赢0.9个百分点。

  长期来看,1965-2021年,伯克希尔每股市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1%,明显超过标普500指数的10.5%,而1964-2021年伯克希尔的市值增长率是令人吃惊的3641613%,也就是36416倍多,而标普500指数为30209%,即超过302倍。

  在今年的公开信中,巴菲特主要谈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持仓情况、持有的美国国债、公司回购的股票以及收购铁路公司BNSF的原因。

  持仓方面,公司目前的“四大”业务分别是保险公司集群、苹果公司、美国第一大货运铁路公司BNSF和新能源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BHE)。

  巴菲赞赏了苹果回购自身股票的行为,因为回购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持股票价值更高。他提到,今年伯克希尔在苹果的持股比例从一年前的5.39%上升到5.55%,公司去年收到苹果派发的股息达7.85亿美元。

  在美国国债持有方面,巴菲特表示,伯克希尔的资产负债表包括1440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不包括持有的BNSF和BHE)。其中,1200亿美元以美国国债的形式持有,全部在一年之内到期。

  巴菲特还在信中提到了三种增加投资价值的方式,股票回购就是其中之一。巴菲特认为,今年以来,伯克希尔从回购自身股票中获得的价值增长大于收购行为。在过去两年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回购了截止2019年末外部流通股的9%,总成本517亿美元。从去年年底到2022年2月23日以来,回购股票的成本为12亿美元。

3

欧盟监管机构发出初步决议

Facebook和Instagram或撤出欧洲?

  据路透社2月24日报道,Meta可能最早于今年5月开始被禁止向美国传输欧盟用户数据。(注:据此前媒体报道,Meta和其他许多企业、组织及服务都要依靠欧美之间的数据传输来运营全球服务。)

  本周早些时候,Meta收到欧盟主要隐私监管机构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IDPC)发来的“修订版”初步决议,该决议被认为将限制Meta向美国传输欧盟数据。IDPC副委员格雷厄姆·多勒(Graham Doyle)表示,“Meta有28天时间对这份初步决定提交意见,我们届时准备为其他相关监管机构起草一份‘60条’草案,预计将在4月进行。”

  2月初,Meta在年报中警告称,如果无法继续将用户数据传回美国,该公司考虑在欧洲关闭Facebook和Instagram两项服务。

  自2013年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披露美情报机构开展大规模监听以来,欧盟对用户数据对外传输的担忧一直在加剧。2020年7月16日,欧洲法院裁定,欧盟和美国之间的数据传输标准没有充分保护欧洲公民的隐私,此前达成的跨大西洋个人数据传输协定——《欧美隐私盾牌》无效。这一裁决结束了美国公司在获取欧盟用户个人数据上的特权。

  受协定变化影响,Meta、谷歌等美国巨头目前都在将欧洲用户数据转移到美国这一动作上面临困难,关于这些公司是否会因此退出欧洲市场的讨论也逐渐增加。最近几个月,Meta 和谷歌一直在公开呼吁达成一项新的跨大西洋数据传输协议,以求继续在欧洲市场生存。

  目前,欧盟委员会和美国之间关于更换已失效的隐私盾数据传输安排的谈判仍在进行中。

4

特斯拉又遇麻烦?自动驾驶系统面临德国审查

  随着各国监管机构对车企驾驶辅助技术的审查加剧,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商业化的前景面临越来越多的麻烦。

  2月21日消息,媒体援引德国联邦机动车办公室(KBA)发言人的话报道称,该办公室正在调查特斯拉的自动变道功能,以及该功能是否获准在欧洲使用。报道称,KBA也在与负责审批特斯拉汽车在欧洲销售的荷兰汽车机构进行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在本月第二次受到监管机构的调查。

  上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将对41.6万特斯拉汽车展开正式调查,原因是该机构接到投诉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出现了刹车意外激活的情况。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之为“幽灵刹车”,即用户在开启特斯拉车辆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时,车辆会在某种不需要刹车的情况下突然无征兆地刹车。

  NHTSA表示,过去9个月里已收到354起与“幽灵刹车”有关的投诉,初步评估涵盖了2021-2022年在美国市场的Model 3和Model Y汽车,所有接受审查的特斯拉汽车均配备了该公司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

图片来源:每经制图

图片来源:每经制图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