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创业板 >> 文章正文

央企控股公司登陆创业板:哈焊华通打造国际一流焊材生产企业

加入日期:2022-3-22 13:55:5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3-22 13:55:52讯:


  2022年3月22日,哈焊所华通(常州)焊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哈焊华通,证券代码:30113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央企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的首家上市公司。本次IPO完成后,公司将进一步整合央企、民企优势,并借助资本市场平台优势,拓宽融资渠道,为实现“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焊接企业集团”的愿景共同努力。

  行业空间持续扩大,公司保持较高收入增速

  焊接材料为下游制造业应用领域的关键耗材,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质量及性能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焊材表观消费量占全球的50%以上,是世界焊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正逐步向焊材强国奋进。我国目前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根据世界各国的历程表明,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内,钢材和焊材的消费量将持续增长。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焊接材料行业整体规模将不断扩大,根据中国焊接协会数据,我国2020年焊接材料产量455万吨,同比增长8.33%。

  哈焊华通作为我国焊接材料的领先企业,由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下属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常州华通焊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面向高端焊材产业整合高端制造焊接行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受益于产业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以销量测算,公司2020年三大主要产品——气体保护焊丝、药芯焊丝、埋弧焊材的市场占有率的分别约为6.61%、4.01%、2.75%。2018年到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107,300.45万元提升至135,558.65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4%,领先同行业水平。

  公司产品和服务受到行业和客户的高度认可,与中石化、中集集团中国中车、中国兵器、宇通客车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美国空气化工(AirProducts)及HarborFreight、德国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等为代表的国内外多家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较高的品牌美誉度有助于产品在全球范围的推广与开拓,提升自有品牌产品的占有率。因此,公司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国内焊接材料国产化进程,参与海内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升公司在中高端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产品应用到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白鹤滩水电站、煤化工超大加氢反应器等国家重点大型工程项目,应用领域覆盖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核电水电、工程机械、集装箱、船舶及汽车制造等各行业,产品远销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发展和优化产品体系,有望不断拓展下游市场应用领域及市场规模。

  研发优势国际领先,模式创新带来产业链优势

  公司控股股东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焊接技术研究方面具有综合科技实力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公司子公司哈尔滨威尔焊接有限责任公司为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熔焊材料领域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开发出焊丝、焊条、焊剂、焊带等各类熔焊材料上百种,其中抗硫化氢腐蚀用钢焊材、超低硫磷高纯耐热钢焊材、核电用系列焊材、管线工程专用焊材等系列产品实现了焊接材料国产化,更有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公司为中国焊接协会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理事单位,并积极参与编制焊接材料十三五、十四五行业发展规划,先后参与制(修)订镍及镍合金、铝及铝合金、不锈钢焊丝和焊条等14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是行业标准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公司主要产品已获得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船级社认证,累计获得专利51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公司的核心技术实力,有效增强了公司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为公司焊材产品的海外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积累,已经拥有了中频冶炼炉、连铸连轧生产线、自动配粉线等生产设备,成功打通了从合金金属配料到盘条再到气保焊丝产品的完整工艺生产链,以及从单一药粉到自主配方粉料再到药芯焊丝、焊剂的完整工艺链,从而实现了特种焊接原材料的自给自足,享有产业链协同的优势,保障了熔焊材料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公司指出,在这条完整的产品产业链中,公司不仅能保证各生产环节的品质、批次一致性及供货期,还能基于产业链持续优化产品工艺和性能,从而有效拓展了公司的市场空间和盈利能力,同时,有助于公司及时了解市场环境的最新变化。与国内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公司生产模式创新性使其具有产业链优势。

  拟募集5.63亿元,募投项目支撑发展

  哈焊华通本次IPO拟募集资金56,284万元,募投项目聚焦公司主营业务,通过实施“高品质焊丝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特种高合金焊丝制备项目”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一方面结合生产线建设和实际生产经验对生产工艺的改良,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公司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旨在增强公司工艺技术的研发能力和研发储备,提升研发队伍,加大研发投入。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创新创造创意起到支持性作用。

  根据战略规划,公司上市后将根据自身未来的业务发展规划,通过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扩张,提升业务规模,保持和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CIS)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