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李嘉诚一直在抛售英国资产“跑路”。不过最近有一笔交易没谈拢。
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4日消息,由私募巨头KKR牵头的财团,原计划以150亿英镑(约合1203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最大的配电公司—英国网络。但在收购交易的最后时刻,英国电力网络的所有者李嘉诚要求提价,最终该交易以失败告终。
按原先价格计算,如果这笔交易完成,李嘉诚方面本应获利超720亿元人民币。看来李嘉诚嫌它少了。
据悉,李嘉诚提价的理由是英国通胀大幅上升,汇率也产生了波动。买方人士则认为,李嘉诚方面在签署协议的前两天提高了售价,时间短促、价格也不合理,出于成本纪律考虑,他们选择放弃。
外界认为,英国电力网络公司拥有垄断地位,且它抗通胀、抗衰退、抗疫情冲击,这给了李嘉诚“坐地起价”的资本。在英国,电力等私有化基础设施资产在面临通胀时,收益通常会高于成本。此外,俄乌战争带来的能源压力,也有机会让电力行业资产成为“现金牛”。
资料显示,英国电力网络公司(UK Power Networks)是英国最大的配电网络运营商。它向东南部和东安格利亚地区的830万户家庭和企业送电,其收入约占该行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财年中,该公司实现了17.6亿英镑的收入,以及6.148亿英镑的税前利润。
2010年,李嘉诚通过旗下的长江基建等机构,以58亿英镑的价格从法国电力公司能源(法国电力公司)收购了这部分资产。按照此前与买方约定的150亿英镑销售价来计算,李嘉诚一买一卖,倒手一下,就差不多赚了逾90亿英镑(超过720亿元人民币)。
据《金融时报》消息,知情人士称,长江基建的决定是英国通胀急剧上升的结果。目前,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上升至9.1%,达到了198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汇率变动同样也是一个因素。协议原计划在上月签署,但是在签订日的前两天,李嘉诚方面提高了售价。
买方——由六个成员组成财团认为,新的报价过高。买方财团包括私募巨头KKR、从事金融业务的麦格理集团、荷兰养老金投资公司APG、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安大略省教师退休金计划委员会,以及PSP投资公司。该财团此前曾就购买英国电力网络公司问题,和李嘉诚方面展开了谈判。
对于临时提价,买方显得难以接受。
据报道,一位接近竞购的知情人士表示:“在进行了一年的尽职调查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他们改变了价格,这是不寻常的。卖家的价格预期发生了巨大(massively)变化,因此我们执行了成本纪律(cost discipline),并选择离开。”
今年以来李嘉诚忙于出售英国资产。但面对电力公司资产,他又为何临时坐地起价?
“英国私有化的基础设施资产(包括电力、天然气和供水网络等)受益于不断上升的通胀水平,因为它们的回报率由监管机构决定,并与CPI(通胀指数)或RPI(零售物价指数)挂钩。”英国《金融时报》认为,由于电力网络公司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其收益通常超过员工、维修和材料等通胀上升所带来的成本。
这即是说,英国电力网络公司其实是抗通胀的资产。《金融时报》文章同时提到,作为英国六大配电公司之一,英国电网公司拥有垄断(monopoly)市场地位。这也会提高其实际控制人的“安全感”。
英国电网公司等6家企业长期包揽了本土配电业务剑桥经济学工作论文2018年截图
报道指出,能源消耗本来就是刚需,再加上俄乌战争推高能源价格,英国电网公司的收入正在增加。需求面仍然强劲,即使休闲娱乐和零售行业遭受了重创,电力基础设施资产,也显示出它相对抗衰退、抗新冠疫情影响的特点。
在业界看来,这意味着英国电网公司等资产,目前其实处于卖方市场。
咨研公司伯克利研究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吉布森(Colm Gibson)表示,尽管英国政府威胁要对油气公司和发电企业等部门征收暴利税,但投资者对英国基础设施资产的兴趣可能仍将保持强劲。“由于公用事业的资产价值和收入来源都与通胀挂钩,并且得到监管担保的支持,这些行业被投资者视为避风港……考虑到当前的通胀前景,情况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