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传闻称,基金公司直销和三方代销收到通知,要求下线实时估值。对此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确已有多家基金公司接到此类窗口指导,预计在6月中下旬下线净值估算功能。
基金公司反馈称,目前正在与三方代销渠道沟通解决方案,三方代销亦有相关人士表示,正在紧急开会研究。此外,记者刚还了解到,并非所有公募基金都有收到通知,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或以试点的形式开展。
当前,多数基金直销与三方代销机构为基民提供了净值估算功能,该功能在盘中一定程度上反应基金涨跌幅变动,成为指导投资的一类工具。受准确性、调仓等影响,当前估算净值基本上很难保持与实际净值完全一致的涨跌幅,尤其是随着基金经理换手频率加大,调仓频繁,二者之差加大带来不少争议,甚至引发基民对基金经理“偷吃”的质疑。
一位基金电商渠道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如果当天一只基金估算净值偏离度较大,讨论区有80%以上基民在质疑基金经理“偷吃”,客诉压力非常大。“跌多了骂也是能理解基民的心情,有时候预估净值是下跌,实际净值上涨了也会被骂,因为影响了基民的判断,可能影响他的交易行为。”
关闭实时净值预估功能,基民将只能看到披露后的净值,盘中基金净值变动处于“盲盒”状态,有基金公司表示,“净值估算下线会减少电商等渠道端的服务压力,但另一方面,不能随时看估值后,也会减少客户黏性与活跃度。”
在行业人士看来,监管此次出手调整,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投资者利益,为基金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希望这项功能可以作为一项服务,开放给那些能够理解净值估算是参考指标,不是“标准答案”的基民。
基金公司回应:确在实施中
“我们刚刚开完会,了解到下线净值实时估算功能的要求,现在正准备和三方代销共同研究解决方案。”6月6日上午,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确认。事实上,已有多家公募接到该通知,安排在监管要求时间内下线功能。
此前传闻提到原因,也与过度偏离有关。传闻提到“监管日常关注到,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盘中估值会严重偏离实际净值,存在投资者投诉风险,因此要求6月16日前完成相关系统改造并下架盘中估值服务,并在下架过程中,应切实做好投资者安抚和解释工作。”
“电商渠道已经在和三方平台沟通,我们自己的直销平台下线也在安排中。”另外一家公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此外,三方代销平台业务方面表示,当前按照监管要求,先平稳下线这一功能,中间也可能要做一些投资者陪伴工作。对于是否会对平台活跃度产生影响,目前还无法判断。
从基金公司的反馈来看,该通知下达较为突然,就在一个月前,华南某公募直销APP刚刚上线自己官方的净值估算,现在或将要着手下线这一功能。
被骂惨了的基金净值偏离差
“是不是偷吃?”“乱调仓!”对于净值估值与实际净值的偏离度,投资者抱怨已久。
当前,包括基金公司直销平台、Wind、天天基金、蚂蚁基金等三方平台均有基金净值估值测算,除了Wind是按照前十大持仓估算出来,天天基金、蚂蚁基金和理财通各有自己的算法。
以天天基金、蚂蚁基金为例,其净值估算数据是按照基金历史披露持仓和指数走势估算,点开净值估算说明中,代销平台有“预估数值不代表真实净值,仅供参考”等类似风险提示。
天天基金还在在每只基金盘中实时净值估算图中表明平均偏差,其将这一净值估算偏差做出说明:近 30天净值估算与基金实际净值偏离度的平均值。事实上,数值越小则表示净值估算越具有参考意义,但是由于测算方法不同、市场波动加剧等原因之下,盘中估值会严重偏离实际净值,引发客户大量投诉。
一位基金公司电商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涨少了要骂、跌多了要骂,这两种情形站在基民的角度去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候净值估值是下跌,净值更新后是上涨也要被骂,因为有投资者认为估值展示影响到他们操作了。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有些大V在指导粉丝下单时也会把净值预估作为参考,体现在实际交易中,下午2点半到3点之间明显交易行为要多一些。
另一位基金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电商渠道原本是希望增加与基民互动的,因为从考核角度讲,电商渠道不仅有交易的考核,还有访问量、活跃度的考核,因此需要客户黏性,投资者的发言、讨论是基于对产品的关心,希望有一些良性的留言互动。但是没有做好投资者教育的结果是,基民一旦发现估值与净值走势有出入就要指责基金经理“偷吃”、乱调仓。“如果偏差过大,有时候平台讨论区中,80%的讨论都是这些。”该人士指出。
“无法做到精准”的净值估算
监管此次出手整改,有分析人士指出,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相关功能,更好地保障投资者利益,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沪上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首先,代销平台每天模拟估值的做法是否合规是存疑的,其次,这种模拟估算是很难做到准确的。上述人士表示,基金经理的仓位是如何调仓,仓位是怎么变化属于严格保密的事,平台怎么可能模拟出来。
事实上,用前十大持仓或者加了一定的算法来估算,和基金净值存在一定误差。
首先,基金组合中前十大重仓股的比重不同,有些基金经理持股较为分散,权益持仓超过90%,但前十大重仓股的合计持仓可能低于60%。因此,这种统计本身存在误差。
其次,基金经理调仓披露具有滞后性。信息披露以季度为周期,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调仓可能随时在进行,尤其是在当前风格轮动明显加快的情况下,基金经理换手率提高,调仓更为频繁,上一个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并不能完全反应当前的组合收益情况。
当然,业绩出现较大偏离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基金经理调仓痕迹。此前财联社记者也有过相关报道,今年4月10日,市场行情表现为新能源反弹、TMT调整,有87只基金净值偏差超过3%。其中,26只偏离度超过4%,不少基金2022年底的前十大重仓股均为新能源,净值却大跌;再对比4月12日,消费股大跌,同样有多只消费主题基金大涨,净值偏差较大的基金净值走势高度契合TMT行情。这种估值与实际净值的误差的确会引起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变形,从而引发投诉与吐槽。
第三,不同平台之间算法不同,净值估算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从对比情况来看,有的三方平台净值估算比较准确,有的则误差较大。我经常在A平台购买产品,在B平台查看净值估算情况。”一位较为专业的投资者表示。
此外,当前也有不少电商运营较好的中小基金公司,在盘中采取报点数与投资者互动。比如,有公司在上午收盘和下午收盘后,在留言区写下点上午和全天的基金净值涨跌幅点数。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陪伴投资者的行为看起来是较为贴心,但是这一举动合规性存疑。这个点数的来源是基金底仓,还是三方平台的算法不得而知。在此次监管要求下线净值估算的影响下,“报点数”或许也将会被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