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限薪趋势性不可逆转基金经理薪酬不是越低越好谨防人才流向私募

加入日期:2024-5-10 8:32:0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5-10 8:32:00讯:

  基金经理薪酬何为合理
  公募基金经理降薪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但降薪以后 后遗症,需要重视,那就是公募基金人才的流失尤其是较为知名的公募基金经理流失,可能影响公募基金 的长期稳健发展。

  最近几年,因为注册制和常态化IPO 发行有点走偏,正如某位专家在2024中国投资年会表示,现在的注册制是伪注册制,是失败的,五年上了将近2000家公司,什么样的企业都往上推。结果不仅仅是存量公司暴涨超过5000家往6000家 靠近,更难堪的是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投资者信心遭遇重创,增量资金严重匮缺存量资金严重不足,沪深股市连年下跌,为了吸引投资者进场,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主要包括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统一降至不超过1.2%、0.2%,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从通知之日算起马上执行。

  公募基金降低管理费率,意味着公募基金收取的管理费下降,基金公司收入下降;另外股市连年下跌,公募基金也是连年亏损,以2022年为例,混合基金整体亏损超过10000亿,单只产品平均亏损1.58亿元;股票基金整体亏损超过5000亿,基金经理继续拿着数百万甚至数千万高薪,已经是不太可能。背后 是基金公司股东也需要利润,不可能不要利润继续向管理人员发放高薪。

  问题的关键是基金经理薪酬该降低到多少才是合理,基金经理是很典型的行业精英,高学历、来自于名牌大学、还是成绩优秀的,适度的高薪是需要的,只有薪酬与付出成正比,才能留住人才,也才能激发能动性。如果薪酬过低,在私募行业薪酬很高下,公募基金经理就会流向私募,导致公募基金公司人才流失,也是不利于产品获得良好收益的。

  市场对于公募基金降薪早已有所预期,只是传言中的薪酬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确认,而且传言薪酬一路下行,实际上是基金公司也在寻求一个平衡点,也在探讨合理薪酬水平。

  基金公司分为券商系和银行系,券商平均工资要高于银行一大截,银行系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薪酬可能是低于券商系的,媒体有诸多 限薪版本,从最初被传言的8000万、1500万元,到今年年初的360万元,传言中的“薪酬封顶”如今缩水到了120万元,基金经理的心理预期已经被打得越来越低;另一个版本更低,从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到100万元左右,公募行业的薪酬上限传言,版本是不断的更迭。各种版本,都没有得到基金公司的官方认同或者确认,可能背后是测试市场各方的反应,另外基金公司也不想自己成为出头鸟。

  100万年薪,在普通人眼中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在金融领域,却是家常便饭,谈不上多高,券商平均工资就是70余万,百万年薪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随便一个中层干部可能都是百万年薪,百万年薪作为基金经理或者是基金公司高管,应该不算特别高。衡量工资高低不能只是看绝对值,还要与基金规模和净值变动挂钩,如果管理的基金连年亏损,给投资者带来百亿元的亏损,别说是百万,就是减半也是太高,但如果给投资者带来数百亿元的投资收益,那么200万年薪也是不高的,因此个人观点,基金经理薪酬应该与收益率和基金规模挂钩,而不是旱涝保收的与管理规模挂钩,收益率越高,薪酬可以越高,亏损,只能拿到底薪。

  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不是简单的即时薪酬,核心是建立浮动的考核机制,实际上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多角度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媒体梳理了有关要点,笔者认为还是很准确的,转载于此,督促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经营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等核心员工的长期考核机制,将合规风控水平、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弱化规模排名、短期业绩、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比重。督促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建立完善经营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等核心员工奖金跟投机制,实施违规责任人员奖金追索扣回制度,严禁短期激励和过度激励行为。

  基金公司向基金经理支付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是留住人才避免人才流失的一个关键,投资是一种高度专业行为,收益率与人才和人才的主观能动性相关,只有留住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基金经理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更高的收益,基金经理人心浮动,是很难取得良好投资收益的,也是很难保证基民收益的,因此基金经理薪酬并不是越低越好,需要与业绩挂钩,需要与管理规模挂钩,需要一种长效的考核机制。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