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深度报告:氢能:上下游合力,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加入日期:2024-6-7 16:21:5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6-7 16:21:50讯: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深度报告:氢能:上下游合力,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期内容提要:
海内外政策加持,绿氢供给提升。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作为新兴能源被首次提及。近期利好政策频发,为行业发展提供加速推动力。1)氢能生产无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政策松绑。2023年6月印发的《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2)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明确允许在化工园外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加氢站,不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目前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推出氢战略,日本、韩国、欧洲等地区较领先。目前全球绿氢项目仅少部分项目已运营,共计966MW,规模以上占比0.1%;数量上占比14.8%,近三分之一项目已进入可研阶段,大部分规划于三年内建成。
绿氢比例有望持续提升,电解水制氢空间广阔。2022年全球低碳排放氢气产量不足100万吨,仅约占全球氢气总产量的0.7%,2022年中国绿氢产量占氢气总产量的0.9%,不足1%。总体来看,中国制氢路径以煤制氢为主,全球制氢路径以天然气制氢为主。根据IEA预测,到2030年低碳排放量氢气产量将占据总产量的20%,且其中有70%以上的低碳排放氢气由电解水路径制取。我们预期到2025年我国绿氢的需求量达到130万吨,远超国家氢能规划中可再生能源制氢年产量10-20万吨的目标,到2030年绿氢产量将达到770万吨。根据我们的测算,若考虑市场中仅有碱性电解槽的情况,则2025年、2030年电解槽新增市场空间分别约为60亿元、200亿元;参考海外情况,若考虑PEM电解槽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逐渐提升,至2030年PEM电解水制氢产量增长至绿氢总产量的40%,则2025年、2030年电解槽市场空间分别约为100亿元、300亿元。
下游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助力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2023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5631辆和5791辆,同比增长55.3%和72%。《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以每五年为一个阶段,明确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燃料电池零部件国产化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燃料电池电堆的成本已经从六年前普遍在4000元/kW以上下降到2023年已经触碰1000元/kW。燃料电池系统由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主要零部件组成,电堆成本占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的60%以上。电堆主要由多层膜电极和双极板堆叠而成。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零部件,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层和气体扩散器组成,占燃料电堆成本60%。燃料电池系统中电堆核心零部件如膜电极、双极板等国产化是推动电推成本下降的关键因素。
投资建议:氢能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上游绿氢制氢端降本空间较大,下游燃料电池车在政策扶持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加速下,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我们预计电解槽市场广阔,下游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环节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建议关注隆基绿能、阳光电源华光环能华电重工昇辉科技亿华通美锦能源潍柴动力大洋电机雄韬股份京城股份等公司。
风险因素:氢能下游应用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氢能相关技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