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消费贷卷至“地板价”
2025年以来,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掀起新一轮“价格战”。
众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利率3%以下消费贷产品,多家机构产品利率一再下调,个别银行产品利率低至2.4%,低于央行3月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0至70个基点(BP)。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家银行密集跟进政策举措,“松绑”相应消费贷产品,其中,部分产品贷款额度由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线下提款最高可达5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达到7年。
具体来看,宁波银行通过优惠券叠加,利率低至2.49%。该行APP显示,消费贷利率优惠券每周三10点开启秒杀活动,包括2.8%固定利率优惠券、5折利息折扣券、90天免息券,参与“去提额”,额度平均提升1万元。具体利率上,消费贷利率根据每位客户资质等综合评定。
此外,近期招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针对旗下消费贷产品推出限时优惠券。其中,民生银行消费贷审批额度为30万至100万元,最新利率为2.65%;招商银行“闪电贷”通过发放利率券,部分客户利率低至2.58%。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认为,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产生一些负面作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一是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不顾个人实际盲目申请,从而加重个人债务负担;二是消费贷款可能被套用、挪用,从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
他还提醒,对消费者而言,申请消费贷款要到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办理,切不可因为额度高、利率较低就随意申请,申请消费贷款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应量力而行、合理适度,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整治 ‘内卷式’竞争。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而应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强商业可持续性。金融管理部门应指导自律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规范。”董希淼表示。
来源:券商中国
责编:叶舒筠
校对:王蔚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