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香港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
去年12月17日,香港联交所发出有关计划下调香港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的咨询总结通告。
据悉,最低上落价位是在港交所买卖的证券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决定了交易容许的最小买卖价差,而下调最低上落价位有望令每单交易分拆成多宗较小的交易。
“香港交易所欣然宣布建议下调香港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的咨询总结,此为香港交易所持续致力于检讨及优化市场微结构的举措之一。”咨询总结通告称。
咨询总结通告表示,基于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支持咨询文件中的建议,香港交易所将视市场准备情况、监管机构批准及影响香港证券市场的其他相互关联计划的推行,于大约2025年年中实施第一阶段的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第一阶段推出后六个月内如未见不利影响,第二阶段将暂定于大约2026年年中实施。
第一阶段的实施情况如下。范围包括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所有其他适用证券,不包括交易所买卖产品、债券、交易所买卖期权及结构性产品。
下调幅度为:价格范围在10至20港元之间的股票,最低上落价位将下调50%(由0.02港元下调至0.01港元)。价格范围在20至50港元之间的股票,最低上落价位将下调60%(由0.05港元下调至0.02港元)。
最低上落价位的调整,导致了股票交收费用的调整。
今年2月,港交所的通告表示,现行的股份交收费用结构,特别是最低和最高收费限额的设定,会导致较小额交易的费用不按比例地高于较大额交易。为了在不增加整体市场交易成本的情况下顺利实施下调最低上落价位,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计划修订联交所买卖之股份交收费用的结构,旨在令整个市场保持成本中立,同时提供更公平和更具确定性的成本结构。
据悉,在去年12月的咨询总结中,港交所还介绍了更为详细的情况。
咨询总结中称,一些回应人士反映下调股票最低上落价位可能导致交收费用上升,因为分拆订单以获取更佳价格,预期小额交易的数量随之增加。
当时港交所回应称,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等优化市场结构措施,可能会导致现货市场的平均交易额下降。现有股份交收费用的结构,特别是2港元的最低收费部分,会导致较小额交易的成本不按比例地高于较大额交易的成本,假若平均交易额下降,交易成本将会增加。为了在不增加整体市场交易成本的情况下顺利实施下调最低上落价位,建议调整股份交收费用的结构。最低和最高收费的设定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按照交易的名义价值而收取调整后的收费率。新的收费结构旨在令整个市场保持成本中立,同时提供更公平和更具确定性的成本结构。
据悉,股份交收费是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对股票交易征收的费用。内地投资者进行港股通交易,除了要支付股份交收费外,还要支付佣金、印花费、交易征费等。
责编:战术恒
排版:王璐璐
校对:冉燕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