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陈思扬
随着今年基金三季报的陆续披露,最新货币基金规模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货基规模缩水超过7000亿元,刷新了单月之最。
业内人士认为,货基规模大幅萎缩,既有货基收益率下降的原因,也有一度火热的短债基金的“替代效应”,而货币基金三季度的大量限购也对压制规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货基8万亿总规模的大体量下,单月规模变化千亿量级也将成为新常态。
9月份货基规模萎缩7000亿元
创单月之最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场128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总规模为13.3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规模为8.24万亿元,环比8月底规模减少7045.23亿元,这一数据也刷新了历史上单月最大萎缩规模。
从货币基金规模的影响因素来看,货基具备避险功能和现金管理功能,前者是随着股债市场涨跌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货基会在资本市场低迷时吸引避险资金涌入;而后者则是投资者应对日常流动性需求而配置的资金。
自2013年5月余额宝推出后,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量,不少“宝宝类”货基横空出世,货币基金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4年1月,货币基金规模首度登上万亿规模关口,当年10月份货基规模就冲上2万亿规模。
2015年股市开始调整以来,在避险资金的涌入下,货基规模继续水涨船高,2015年7月,货基规模登上3万亿大关,并在2015年底又站上4万亿元。
2016年的债市的阶段性行情,让一路高歌猛进的货币基金发展有所降温。然而,2017年股市“二八行情”演绎和今年股市的调整,市场整体风险偏好继续下台阶,货币基金作为低风险资金的避险功能和流动性工具价值凸显。
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一年时间里,货基总规模连续突破5万亿、6万亿、7万亿、8万亿关口,并在今年8月份逼近9万亿大关。近一年货基规模在公募总规模中占比在60%上下徘徊,成为公募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基金类型。
随着货基总规模的大扩容,资本市场的风吹草动也会引发货基的大体量的申赎操作,今年以来,货基单月规模的变化均以千亿级别来计量。
在今年7月份,货基单月规模暴涨近9300亿元,创造出历史新高,而9月份货基规模单月萎缩超7000亿元,同样也创造了单月之最。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固收投资总监认为,自2015年股市调整以来,随着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的不断下台阶,货基规模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虽然近几个月货基规模波动产生的净申购、净赎回总量很大,但从总规模波动幅度上看也在10%上下的区间,仍然处在比较正常的范围。
这位固收总监称,“现在货基总规模在8万亿体量了,单月货基规模变化在7000亿元也属于市场正常的申赎现象,月度千亿量级的规模变化未来也将成为货基的新常态。”
多种因素导致货基规模萎缩
谈及9月货基规模大幅萎缩的原因,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固收投资总监分析,一是因为货基收益率大幅下行,导致货基的资产配置如同“鸡肋”;二是因为银行等机构季末考核因素,也会对货基有“抽水”的效果;三是目前市场相对更好、收益率更具备优势的短债基金吸金不少,对货基可替代性较强,不排除有部分资金将持有货基转投到短债基金中去。
该投资总监称,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而言,由于货基收益率太低,现在市场确实有很多中短债基正在尝试取代货币基金,“目前有的货基今年年中持有了4.0%-4.5%左右的3个月同业存单,现在同业存单到期后收益率跌至3%了,这些同业存单到期后,货基将面临再投资的风险,未来货基的收益率很可能会继续下降。”
上海一位银行系债基经理也表示,一方面,今年二季度基本面下行趋势基本确认,国家也进入了宽货币、宽信用的市场环境,宽信用的实际效果出来后最先降低的是短端的利率,而货币基金配置的短债和同业存单利率下降都很快,货基的收益率快速下降对规模将形成冲击;另一方面,季末、年末和节假日一般有资金阶段性紧张局面,会阶段性对货基规模产生扰动。2017年1月末,货基规模年末考核结束后,货基规模单月净流出也接近6800亿的规模。
除了市场原因外,货币基金的限购也对压制规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有统计数据的339只货币基金中(A、C份额合并计算),包含天弘余额宝在内的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的货币基金数量高达265只,占比高达78.17%。
事实上,在收益率不断下行和申购限制的条件下,市场上标杆性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今年三季度规模也缩水超过1300亿元。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副总经理告诉基金君,目前监管政策为了防范货基流动性风险,采取了总量控制的思路,这个监管导向也会导致货基规模难以做大:一是公募基金为了控制较高的机构占比,并规避“货基月末规模不超过公募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200倍”的限制,一般会采取暂停大额申购、开放赎回的运作思路,对资金要求“只出不进”或“只出少进”,规模自然会下去;另一方面,为了符合流动性新规要求,货基配置的资产整体会更加偏中短期资产,这也会导致收益率下降,进而侵蚀基金规模。
该副总经理告诉基金君,“从货币基金运作的方法来看,各家公募的货基规模和业绩呈现了阶梯形上升的规律:业绩做好了,规模会上一个台阶,业绩在规模基础上再提升,规模也会继续扩大,如果公司会为了短期利益很快扩充规模,但业绩却快速拉下去,这反而会导致存量规模也留不住。因此,即便是尾部的货币基金也不会为了短期规模而牺牲收益,不少规模不大的货基也在限购,这方面的原因是很重要的考虑。”
表1:今年1-9月货基规模变化(数据来源:银河证券、中国基金业协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